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市井日常 > 第36章完

第36章完

并未出现。

劫后余生,元娘笑得比进来时还灿烂。

并且她拉着王婆婆,想去听诸宫调,这在元娘原先待的乡野地方听不到,甚至闻所未闻,被阿奶说的堂舅公趣事给勾起了好奇心。

然而,才走到里头,她就被成百上千的桌椅给惊着了,底下的桌椅像是个打开的扇子,正对着上头的台子,前排有玫瑰椅和平头案,往后些的则是简陋的矮凳。

有人抱着筐子,来回穿梭转悠,收取赏钱。

便是再穷酸的人,被对方追到跟前,也会掏几文钱,至于冷水瓜果,自然要另外收钱。而拿不出许多赏钱的人,断断是不敢坐到最前头有桌椅的地去的。

她们这些看客待的地方是腰棚,表演的人都在戏房里打扮歇息。

王婆婆今日带着一家子出来,自然是舍不得坐前头,只坐在后头的矮凳上,左手牵着元娘,右手揽着犀郎,边上坐着岑娘子和万贯。

很快,表演的人就换好了衣裳,从戏房里出来,有人弹琵琶,有人唱了起来,“掌笋指,那知远月下长吁气……天道二更已后,潜身私~入庄中,来~别三娘~~”

那人方一唱完,王婆婆立刻就道:“是《刘知远诸宫调》里的《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第二》一则,现下唱的的解红词,一会儿宫调就变了,是用仙吕调的胜葫芦词。”

元娘听得眼睛都直了,虽然唱的调子很好听,但她好像没听懂……

还有什么调什么词,词牌名吗?

也怪她们进来得太晚,若是从头听起,元娘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元娘勉强还能算土生土长的古人,没有见过字幕,按理对这些应当更易听懂,可她都只能听个热闹,更别提陈括苍了,他是压根听不清在唱什么。

但他接触的事物毕竟更多,若非要说个究竟,倒有些像元曲。

不比陈括苍的沉默,只默默思忖,元娘选择求助阿奶,“这到底是在说什么?”

王婆婆早就听得入了神,眼睛发怔,元娘直拽了几下她才回了句,“什、什么?”

可她的眼睛却是片刻不离台子,仔仔细细听着,生怕漏了一句。

元娘重复问了一遍,也未得到回答,只好继续问。

王婆婆被闹得不耐烦了,才心不在焉的解释,“哎呀,闹什么,你仔细听不就知道了,《刘知远诸宫调》讲的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如何从一介贫寒到打下天下做皇帝的故事,眼下是讲刘知远告别李三娘,要去太原投军。

“你若是好好读书,就知道后汉高祖了。早知道不带你出来了,我自己出来听还能落个清净。”

王婆婆的瘾上来了,那是六亲不认的。

她从荷包里掏了颗樱桃煎进元娘的嘴里,以此封印孙女。

元娘果然认真咬起樱桃煎,这樱桃煎是去了核,压成饼状,腌制成的蜜饯,偏甜微酸,比一般的蜜饯要好吃,咬开后,浓郁的樱桃香味溢满唇齿,口感糯软又不失细嚼的劲头。

这一吃一咬间,叫元娘安静下来,唱词渐渐进了耳朵。

本来词就不生僻,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听懂,元娘自不例外,也开始跟着入神细听。

直到从这个棚出来的时候,元娘还忍不住忧心,“刘知远充军去了,李三娘要如何独自生少主,她太苦了,又如此坚韧,实在是当世奇女子!”

王婆婆没忍住笑话她,“先前不是说听不懂么,怎么现在便讲得头头是道?”

陈元娘扭捏着,尴尬笑道:“那不是一开始不知道唱什么,没听进去嘛。”

之前是听元娘的,王婆婆自诩是个公平的阿奶,孙子读书也辛苦,于是问道:“犀郎,接下来你想看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