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汴京市井日常 > 第104章完

第104章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门道,带什么吃食,要能放得住的,又不能太荤腥油腻,没得到时候受凉和饮食不克化,引起腹泻,可算就白考了。

就连元娘都紧张起来,平日最顽皮的小娘子,见天的和徐承儿一块去庙里上香拜佛,大有要把全城的寺庙都拜一遍的架势。但她又穷抠搜,一间寺庙只捐一文钱。

按元娘说的,再少也是香火钱,神仙才不会计较这个,拜多了,总有一个神仙是求得着的吧?

不说她们如何忙碌,到底是到了解试这一天。

第85章

元娘一早就起来了。

她在汴京几年,早没有以往的勤快劲,也不是偷懒,就是整日里睡到天亮才起来。

今天鸡还没打鸣呢,她就自己猛然从床上惊醒。

她穿了白绫袜,踩着鞋,外面披了身长袖对襟长褙子,就下楼去了。

本来以为自己应该是最早的,再不济也是刚好和才起来的阿奶阿娘撞上,哪知道干干净净的庭院中间,不知何时已经摆上一个八仙桌,桌面上供着猪头、酒肉、茶水,甚至还有一对大红高烛。

八仙桌正中围着金玉满堂绞金双层密针刺绣桌台布,正中摆着花篮,里头放了花果,前头几个果子上还贴了正红的剪纸。

阿奶可是下了血本了,就算买的不是最好的蜡烛,看这一对,足有小臂高,少说也得两百多文,可不便宜呢。

这架势不输除夕的时候祭拜先祖亡人,但也是不大一样的,桌案上放的肉类要更讲究一些。

有些应该是昨日准备的好的,有些还冒着热气,显见是刚出锅不久,也不知道阿奶她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来忙活。

元娘踮着脚,左右张望了起来,犀郎的屋子还没亮,现下还未到他每日起来的时辰,自然是不见亮的。

她干脆摸去了厨房,果然,阿奶和阿娘,还有廖娘子,正坐在灶边捂手。

别看如今才入秋,但天未亮之前湿气重,就没有不冷的,空气里沁着湿湿密密的寒,总叫人觉得不舒服,半夜里脚也是寒的。

最角落的竹凳上坐着万贯,王婆婆塞了个烤芋头给她,正边吹手,边来回换手,给芋头剥皮。

她们三个人则压低声音说话,时不时捂着嘴笑,就是在灶火跳跃的阴影中,眉眼难掩焦灼。

见到元娘进来,她刚要张口喊人,就被阿娘给拦了,她食指放到嘴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元娘立刻捂住嘴,她差点忘了,今日可是他们的大日子,不能吵。

元娘走到灶膛前,王婆婆让了点板凳出来,她抱了抱元娘的肩,又摸了摸元娘的手,“怎么这么凉?”

也不用元娘回答,王婆婆粗粝的手直接把元娘的手裹住,搁自己腿上捂着。

元娘干脆就一块坐着,慢慢听,有阿奶热乎乎的手,还有暖洋洋的灶膛,她这时候一点都不爱插话,能听她们说许久许久的话,心里也是安宁的。

“被褥里缝的棉花都拆出来,搁日头底下晒了吧?”

“晒了,晒了!”

“廖娘子,你给换了荞麦枕头没?”

“那就好那就好,若是用瓷枕,夜里风在那刮,怕是要冰得头疼,就是带进去也不方便。”

……

王婆婆是一手安顿过独子科举的事宜,那时候她还是享福的门第,知道的自然比寻常平民要多,如今这老道经验可算能用上了。

她呀,是真高兴。

元娘没能听到想象中的闲话,倒是得了一堆窍门。

没想到,考科举,除了自身学问要过硬,背地里还有那么多讲究,连水都最好自个儿带了,连糕点都会被掰碎了检查。

听得她惊叹连连,算是长了见识。

得亏家里有阿奶在,否则,即便犀郎本事过硬,也真不一定能一回就过,万一踩着什么坑,就得第二年再来。那些坑哪是好趟的?都是一年年辛苦付之东流。

末了,王婆婆照例振奋人心道:“汴京发解试,那是除了国子监发解试最容易考中举人的了,比别的州府,便是半只脚踏入了举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