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晏家这五年(下)
晏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式园林建筑,在朝闻街上,其占地规模和奢华程度排第三位。第一位是隔壁的隋府,爆发新荣之家,俩家占地面积相同,但隋家更奢华。第二位是街对面的荣退官员徐侍郎的府邸,徐侍郎在京城为官半生,徐府家的设计兼有江南的秀美和北方建筑的大气。
晏家这种土着商贾自不能与上面两位相比。
荷英亭是晏家两处水景之一,此时正值荷花盛开季,百十株荷花傲然挺立,凫鹭之属遨游其中,一座青石砌成的水榭,布满苔藓,绿绿幽幽,深入池中腹地。
人在榭中,如在池中。
家下人们早已把亭内打扫完毕,石凳丶石椅上铺的是大红毡垫,石桌上铺的是百鸟争鸣的赭红桌布,炉香点起,茶水以及新鲜冰镇的果品一应俱全。
夕阳西下,微风拂面。
王氏倚着栏杆,一会望向荷花池中的水面,一会又将眼神瞥向晏晴,晏晴身穿天水碧的百褶罗裙,正盯着绮霜看,绮霜虽然比她大两岁,但个头不高,正吃力的将琴摆正在石桌上。
“给母亲弹一首你最近练习的曲子吧。”
晏晴遵命,调整气息后,便将长袖系起,小手轻按琴弦,一压一按,一拨一提间,优雅大气的《汉宫秋月》响彻庭院。
王氏听的入神,曾几何时,她也想学琴,但倔强的王老翁说,女孩子家练好女红针黹就行了,得闲就多认几个字,学学算数,以后当家理纪,这些都用得上,至于弹琴,那是媚人的勾当,又不是去做妾,花钱学那玩意做甚?为此王氏还闹过绝食。
一曲终了,王氏满怀欣慰和羡慕看着自己的长女,心里高兴,却见晏晴眼神透着谨慎,似有话要说。
“晴儿,你有话要对母亲讲?”
晏晴转了转乌黑的眼珠,坐到王氏脚下,也倚着栏杆,母子两面对面坐着。
晏晴由晏庭海照看长大,从小到大,有求必有回应,故心里有话就说,不爱藏着,“母亲,妹妹什么时候回家啊?为什么妹妹不和我们住一起呢?如果妹妹在,晴儿练琴丶写字也有个伴儿。”
晏晴懵懂的看着王氏,在池水的反射下,乌黑的星眸,明艳又闪耀。
原来几日前,王氏带晏晴去串门子,晏晴见人家都是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玩耍,忽地想起她也有个妹妹,虽然没见过几面,但她知道妹妹叫晏然,比她小二岁。
大伯晏承义有三个孩子,二伯晏承友有两孩子,三姑母晏凤莲有一个儿子,但是像宝贝儿一样难得一见,紫蕓姑妈亦有三个孩子。堂表兄弟姊妹们都生活在一起,为什么晏然不和她生活在一起呢?
一连串问题,让王氏语塞,是啊,早晚要把晏然接回来,可晏然回来,公公动怒,催我继续生儿子怎么办?这又不是说生就能生出来的,可若不接回来,晏然在乡下,想必只学会了爬树丶训狗丶喂骡子丶筛稻谷,这瑶琴,她应该摸都没摸过,以后言行粗鄙浅陋,一无是处,也难觅得好夫婿,我会不会耽误她……王氏思忖难定。
金妈见王氏沈默,忙逞强接话,“大小姐,二小姐身子弱,要在乡下静养,该到回来的时候就回来了,你们姐妹俩日后有大把时间相处,你急什么?”
晏晴没理睬老媪的话,她虽年纪小,但也知道家下人中,这个金妈是个前恭候据,最擅煽风点火之徒,她重新回到石桌前,低头抚摸琴,这琴是祖父花重金从杭州订购,用的是最好的梧桐木,出自江南琴师陈老之手,“我想和妹妹一起练琴,不知道她琴艺如何?”
“她琴艺也不差的,你要好好练,不要让妹妹比过你。”王氏心事重重,回答得口是心非。
她也搞不清楚,都说母爱是天性,但是她对孩子真的感情不深,或许是生下来时,孩子就有一群人照顾,喝奶有奶妈,衣裳不用亲自做,尿褯子不用亲手洗, 她若想孩子,叫人把孩子抱来看看就行。
有几个晚上,金妈以为她要和孩子一起睡,迟迟没把孩子抱走,可她十个月都没睡踏实,好不容易卸完货,自然要睡个饱觉,孩子夜哭,她是真心受不了,想想自己,来到人世间也不过十几载,在谷兰庄的王家,她何尝不是一个孩子,叽叽喳喳,整日吵闹不停的弟弟妹妹,已经让她厌烦透顶,如今怀中巴掌大的婴儿,整日只知哭拉撒吐,她不知道爱从何起。
如今晏晴五岁,暖暖糯糯的四肢,精致小巧的脸蛋,乖巧懂事的性格,王氏终于找到母爱的感觉了,这么好的孩子,她很骄傲。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