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64你的小脑袋瓜里,能不能琢磨些好的?
菜头坐在马车沿上小寐,听见人声,睁眼见两个主子出了府,立刻跳下来,待沈山和晏然上车,他把轿帘拉上,自己重新坐到车夫旁,命车夫出发。
凉风通过窗纱吹进轿厢内,晏然与沈山并肩而坐,沈山喝了一些酒,身上带着一丝酒意,嘚嘚嘚的马蹄声,似有催眠的功能,他笑盈盈地听晏然讲在赵家遇见的事,从撞见方凌儿与赵宝在备巷里私语,到晏晴对两个妾室的态度,当然,晏晴夸奖赵宝那段,晏然特意省略了。
沈山不时点头,眉眼渐渐饧涩。
“你有听我讲吗?若是你累了,我就不说了,你休息会儿,”晏然想到大婚在即,本就事多,沈山忙完公务,下值还要陪她,时时不得清闲,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你靠我身上,闭眼睡会,到家还要一刻钟呢。”
“不累,我听着呢,”沈山歪着身子,靠在晏然身上,俩人的呼吸渐渐合成一体。
沈山闭着眼,徐徐说道:“家和万事兴,后宅不宁,不是兴家之象,”随后,他又对晏然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言的苦,若闲了,陪晏晴散散心,但是阃内之事,别人也插不上手,搞不好,还要伤了姊妹和气。
“这个道理我懂,”晏然咬着嘴唇,眼神眺向车外,因不想被人看见二人同轿,车帘没有打开,幸好是白纱,可以透风,车外的人不能确切看清车里面的人,同样,里面的人看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也是影影绰绰。可若掀开帘,每一个人又都不同。
现在,在晏然眼里,所有路人,并无二致。
“那你不懂什么?”沈山嘴上这么问着,脑里朦胧忆起小时候,晏然常常跟在他身后,吹捧他是带脚的书橱,天下第一有学问之人,追着他问东问西,从亭台楼阁的建造,到各地风土人情,害得他不得连夜苦查资料,第二日,再装作早就会的样子,给她讲解。
想及此,沈山嘴角忍不住流出笑意,半封闭的空间,有节奏的车轮声,以及温暖的光线,让他还未等到晏然的回覆,便自先发出微微鼾声。
晏然看向歪靠自己肩膀上沈山,拾起手边团扇,轻轻为他摇着,过了半晌,她喃喃道:“我是想不明白,当初姐姐,姐夫成亲时,也是甜甜美美,如胶似漆的,怎么有了儿女,反倒不如当初了呢?隋伯母和隋伯父也如此,隋伯母说,多数婚姻都是兰因絮果。”
晏然心里莫名怅惘起来,她隐约觉得,所有人的婚姻,都并无二致。
此时已近一更天,沿街商铺陆续关门闭户,行人渐少,菜头了解沈山心思,他没催车夫快些驾马回府,而是擅作主张地让车夫慢些,好让车里小两口多些温存时间,美其名曰:大人喝了酒,车速提高,路上颠簸,人会难受。
车夫夸赞菜头,“能做大人的近身随从,需要天赋,这个肥差,也非人人可做。”
菜头谦虚道:“咱家大人性子随和,碰上这样的大人,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
车夫摇头道:“小兄弟,你也不用谦虚,性子再随和,你若做错事,照样该罚还是罚,我刚夸你有天赋,是你能做到时时刻刻替主子着想,我说个比方可能不恰当,你权当一乐听,夫妻俩都做不到你这般,我浑家常埋怨我不体贴人,想来,让我做你这个位置,我也是做不好的。”
菜头还欲谦虚:“我这是知恩图报,若不是大人好心收留我,我可能都活不到今日。”
车夫笑道:“大人是好人,看他对夫人这般体贴就知道了,我一会要去鼎香楼买份烧腊,我浑家最爱吃,我给她带回去。”
晏然坐在轿子里听着,也没吱声,也不敢动,深怕吵醒沈山。
车过了通济门,左转一弯,过了东牌楼,就到了里仁街, 这时车子骤然晃动,车夫拼命拉紧辔头,大声喝了一声,方把受惊的马控制住,晏然还未等询问,就听菜头在外喊:“眼睛长脑袋后面了吗?这么大的车过来,也不睁眼看着,横冲直撞!”
车外人刚要开口骂,脏话秃噜出一半了,估计是看出马车不是寻常百姓家的规制,就立刻住了嘴,这时,又听后面追上一个人,尖着声音喊:“弟,你没事吧?撞坏没有?”然后那人骂骂咧咧地嘟囔几句,也不敢正大光明地同菜头争执。
菜头也不愿惹事,见对方不闹,也就住了口。
这时,后面呼啦啦涌出来一群人,一人口里嚷着:“今日手气好,若不多玩几局,都对不起老天爷,刚出门,就撞了马车,这就是警示!”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