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大爷现住在某街某处,家里是前后三进的宅子,看着还像样,出入服侍的人不少,只是听得……孙大爷的姬妾丫头,咳,倒是没打听出来有没有孩子。”
王熙凤就把这话原本告诉了贾探春。
贾探春自己思索良久,来东院看望贾迎春。
她屏退两人的丫头,只留司棋和侍书,私语了几刻钟,问道:“二姐姐,你真愿意嫁吗?”
贾迎春低头半日,只是说:“老爷太太安排的,都说他好……”
贾探春忙问:“我、我是说,姐姐你自己想不想嫁!”
贾迎春便道:“他看着倒还好,与旁人没什么不一样的……便是有姨娘老婆,家里谁又没有呢。”
贾探春泄了一口气,只好自己回房。
她夜里睡不着。
因贾迎春已经搬走,贾探春和贾惜春名分上又是亲姐妹了,便搬到一处屋子住。
听三姐姐翻来覆去,贾惜春知道她是为二姐姐的婚事忧心。
恰是她也想着这事,便索性坐起来说道:“三姐姐自己没主意,凤姐姐不敢管,老太太和老爷管不了,二姐姐又愿意嫁,这还愁什么?大家丢开手也罢了!”
贾探春先心中一气,想一想这话确有道理,便叹:“虽是如此说,可姐妹一场,如何便抛得下手?”
贾惜春道:“多思多愁,不思不愁。三姐姐真心要帮二姐姐,家里寻不出人来,家外还没有?只怕三姐姐恐这就用了情分,将来你想进新衙门,不好再说话!”
贾探春一怔。
半晌,她笑道:“好丫头,你不用激我。我是怕这事不好问林姐姐,却与将来进不进衙门无关:难道平国郡主还会看在林姐姐的面上对我额外通融吗?既是都没了法,不如问她!”
第二天,用过早饭,贾探春便书信一封,借口询问新衙门的事,令侍书亲去送至林府。
林黛玉课间暂歇,晴雯便带进侍书来,回话:“听说是荣国府三姑娘亲口叮嘱的要紧事。”
林黛玉拆信看,想了片时,对侍书笑道:“回去告诉你们三姑娘,就说我已知道了。有没有主意五日内回信。”
侍书自有人送出去。
林黛玉命人去查孙绍祖的祖上三代和详细现状,以及为何要与荣国府结亲,便且专心上课。
晚饭前,她便询问江洛:“孙绍祖拿了五千银子求大舅舅补一个实缺,大舅舅应是因没办成,所以要把二姐姐许配过去。孙绍祖一心贪慕权势,二姐姐却并非长袖善舞之人,不能为丈夫广开交际,只恐她连一家都难掌,又更不妥了。这门婚事实非良配。孙绍祖又未必不会逼着二姐姐上林家的门交际,也有损我和二姐姐多年的情分。”
江洛也隐约记起贾迎春的性格,还有那句判词: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不论如何,能救人一命总是好事。
但,她要提醒:“这般小事,你想帮就帮。只是你要想好:世间总是更看重女人的名声。贾家本便因先宁国公府等几件事声誉大损,女儿不大好出阁,她年已十八,一经退婚,只恐更会遭父母厌弃,或许将来寻不着更好的亲事,还会怪到帮她的人身上。”
贾迎春是可怜,又与她素不相识……自然还是黛玉更重要。
江洛道:“你曾说过贾迎春性子腼腆以至懦弱,万事不管。今日来信,又只有贾探春的口吻,可见贾迎春自己是随波逐流了。你帮她这一次,若还有下次,又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
注1注2:原著对孙绍祖的描写。
注3:原著剧情。
王夫人……又说:“怎么宝丫头私自回家睡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前儿顺路都查了一查。谁知兰小子这一个新进来的奶·子也十分的妖乔,我也不喜欢他。我也说与你嫂子了,好不好叫他各自去罢。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
【王夫人对儿媳妇真的很刻薄,李纨给儿子选的奶娘,她看人家长得好看直接撵走,嗯……】
ps:孙绍祖当然是“中山狼”,但其实他的罪行:威胁打老婆(原著前八十回没写真的打了,是威胁)、睡下人丫鬟媳妇、好酒赌博,好像贾家各位老爷们爷们都一样没少哎!(不是洗白孙绍祖、不是洗白孙绍祖,只是将他的行为和贾家诸人进行对比。)
所以再看贾政嫌弃孙绍祖也觉得挺搞笑的。
注4:原著剧情“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改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