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紫鸾记 > 第九十五回 假乾符贼臣革隋命 冲雪夜白衣跋寒川

第九十五回 假乾符贼臣革隋命 冲雪夜白衣跋寒川

“此处大势已去,敬德兄随我上马速走,他日再雪此恨不迟!”话音刚落,杨玄瑛骤然失声惊呼而道:“独孤公子!?”可那青衣男子却置若罔闻,并未理会她,只顾伸手一拽那名汉子,助他翻身跨上身旁一匹奔马,两人两骑,头也不回,绝尘而去。

那大汉遁走,刘军残兵自然溃散,此一役夜袭,夺下龙门高地,为唐军主力渡河扫平障碍,亦算大获全胜。天色渐亮,豪雪未止,浇熄寨中大火,硝烟不觉间早已散去,杨玄瑛却仍失神伫立在那,凝望那青衣男子所去方向。“今夜就让这塞上星月为证,你我这一生偕老相依,永不弃离。”熟料此一言成为诀别,一瞬间,往事如潮,涌上心头,塞外武州山巅那夜,竟依然未曾淡去,纵然方才那青衣男子身形不及看清,但他那说话声音却听得明白,决计不该认错,定是独孤彦云无疑。当年独孤彦云为救自己,被博古打落山崖,不过自已寻遍武州山崖上下,都未见其丁点尸骨,莫非他还真侥幸未死。但当年自己亦寻遍马邑郡下诸城,都未见其半点音讯,若说那青衣男子真是独孤彦云,他为何又会到了刘武周军中,为何又于自己呼声不作应答。满腹疑团,除了那青衣男子,还有谁人可解,但如今彼此各事其主,再相见必定又是沙场厮斗之时,想到此处,杨玄瑛心乱如麻,彷徨失措。

李世民心思机敏,善于查颜,他见杨玄瑛这般神色,便知其必有心事,这便上来问道:“公主莫非识得方才两人?”杨玄瑛沉默许久,轻叹一声,回头说道:“秦王多心了,或许只是我认错人了。”李世民微微一笑,又故作正经而道:“那两人武艺不俗,勇冠三军,倒也是不可多得之人才,只可惜为刘武周所用,终为心腹大患,看来此役北伐,还得先设法除却那两人方可。公主足智多谋,敢问光武帝诛李轶之借刀杀人计如何?”杨玄瑛嘴上不说,心里还始终惦着那青衣男子,闻得此言,霎时骇然,忙道:“李轶反复之人,岂可同日而语。此二人临危不乱,尚殊死力战,乃真豪杰。秦王以德服人,若得此二人甘心来投,则如虎添翼,何愁不可扫平天下。”李世民哈哈笑道:“公主确识得此二人,还替他二人求情。看来我欲收用此二人,还得公主出面。”杨玄瑛这才明白过来,原是遭人捉弄,她两颊一红,含嗔带羞而道:“秦王三军之帅,统领万夫,怎能如此不修边幅,轻言戏人。”话虽如此,可李世民三言两语便道破她心事,杨玄瑛还是暗中钦佩不已。

李世民见惹得杨玄瑛一幅羞愠之态,自鸣得意,扑哧直笑,这又说道:“你如今已是李姓,也算我之义姐,这'公主'二字唤来太过见外,不如你我今后姐弟相称,玄瑛姐你看如何?”杨玄瑛矜重自持之人,怎肯越礼,她慌忙说道:“民女幸得陛下荣宠,收为义女,已是感恩戴德,无以回报,又岂敢与秦王平起平坐。”李世民一笑置之,说道:“玄瑛姐也是名门闺秀,如何不得平起平坐。走吧,此处战事已了,还待回营整备大军渡河。”说着,他将手一招,便往刘寨废墟外走去。

李世民倜傥不羁,杨玄瑛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得默默随之而行。两人一前一后走去,此值唐军正在收缴整理军械战利,恰又一名小校来禀,是役另俘获敌军百余人,询问如何处置。李世民即与之说道:“这些人落草为贼,也是迫于生计。去传我令,愿意投诚者,编入我军;愿意归乡者,分些银两,纵其去吧。”说话声中,忽又闻路旁传来一阵呻吟,转身看去,却是几名士卒正于十数伤员包扎创口,正忙的不可开交,李世民便走上前去,一面连连劝慰,一面躬亲相助救治伤员,一众士卒见状,感激涕零,泪流满面。

杨玄瑛瞧着李世民忙碌身影,观其言行举止毫无做作,她也是感慨万端。为将为帅者,恩威并施,宽猛相济,即身先士卒,又体恤下情,无论她兄长杨玄感抑或魏王李密,与之相较,皆黯然逊色。李世民含仁怀义,怎看都不像行弑逆之乱阶,此时再想当年相面之言,或许还真是一番无稽之谈,想到此处,杨玄瑛心始释然。

此后未过多久,唐军主力悉数乘冰度过黄河,又开拔往绛州出发。三九隆冬,冰雪封路,不易行军,唐军沿吕梁山脉南麓迤逦东进,此一路还走的坎坷辛苦。至抵柏壁时,有流星探马来报,前头绛州城便是刘军副帅宋王、西南道大行台宋金刚驻军所在。说起这宋金刚,原本乃上谷人士,大业末年,他聚集群盗寇掠易州,与定州贼帅魏刀儿相为表里,也曾称雄一方。不过此后魏刀儿为长乐王窦建德所灭,宋金刚举兵来援,却不敌窦军,败走马邑,投奔刘武周。宋金刚善使兵略,雄烈勇武,乃黔、灌之徒,刘武周得之大悦,即封其为宋王,委以军事,并以其妹妻之。宋金刚也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