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依旧紧紧跟随着巴利安的骑士,更是只剩下了三名。
其他那些被巴利安临时册封的骑士,无一例外都认为是巴利安背弃了他们。
因为那些骑士们追随巴利安一同战斗,但他们的家族却还要面临巴利安的勒索。
“大人,就如您所说的一样。”
“我相信,仅仅由教士构成的教会不过是一堆行尸走肉,教堂也不过是一堆石头,真正的圣堂乃是人心的圣堂。”
“那人心不是伊拉克略他们的人心,而是这一万三千人的人心。”
巴利安看着这个年轻的法兰克人,他有些触动,他似乎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盖里斯的影子。
他轻笑了一声,转而说道:“那句话不是我说的,只是我复述的罢了。”
“再过些日子,你就能亲眼见到那位了,见到那位预言了今日这所发生一切的先知。”
“那有形的圣殿,岂能抗拒岁月的侵蚀?终有一日,必将倾颓,化为尘土。”
“然而,那无形之圣殿,必将在信者心中重建,世世代代相传不息。”
“他的父已向他启示:在这残破的地上,将有一颗明珠闪耀,祂的光辉将普照万邦,照亮世界每一隅。”
“他的父亦向他宣告:有一大国将于此地崛起,不再是昔日贵族的纷争尔虞,而是天国降临的预兆。”
“此国必以清洗世间罪恶为其天命,但若其偏离正道,腐朽堕落,必然崩解。”
“然而,在那日到来之前,吾等将推开天国之门缝,步入一个新的世代,在那个世代里:人人皆温饱,疾病得医,瘟疫远避。”
伴随着巴利安的话语,甚至于连天上的乌云,也都散去。
一时间阳光普照大地,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希望。
那些跟在巴利安身旁的难民们,似乎都要将这一幕视为神迹,接连画起十字。
“莫诺,你不是耶路撒冷本地人吧。”
“我其实只是个朝圣者罢了。”
“那你这段日子的经历,可真是……”
“令人所料不及,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经过几句闲聊,看着快要集结完毕的难民,巴利安翻身上马,准备去指引队伍前进的方向。
就在这时,莫诺突然喊道:
“大人!有个问题。”
“怎么了?”
“我们要前往何处?”
“我们将前往迦南。”
所以我决定要领你们脱离埃及人的困苦,往客纳罕人、赫特人、阿摩黎人、培黎齐人、希未人和耶步斯人的地方去,那是流奶流蜜之地。】
——《出埃及记3:17
……
从耶路撒冷抵达外约旦其实没多远,百公里不到的距离罢了。
因此,在准备了五日左右的粮食后,这一万三千人的行军队伍,也就开始了移动。
整体来说,这个过程还是相对平稳的。
在快要靠近亚嫩河谷的时候,巴利安更是向所有难民们宣布迦南将至,在那里将会有食物与清水,没有萨拉丁的大军来敢于侵犯。
而他在出发之前,也早已派遣了骑兵去通知阿尔哈迪镇。
由于这一切都是计划的一部分,早在半年多前。
盖里斯同巴利安做出预言之后,他也就开始为今日的情况开始进行准备了。
在过去的这半年里,也就是春收之后,盖里斯不仅没有对外卖出去哪怕一粒的粮,反而是还要一直加大采购力度。
这个采购方向,不仅是当地的农民,还包括了来往的商队,也就是扎伊德他们。
在这个贸易的过程中,盖里斯是以尼罗河地区,近乎2.5倍的价格来疯狂囤粮。
虽然说2.5倍的价格,在这个时代的贸易中并不是很突出,可考虑到小麦是大宗商品……这其中的交易额,属实有些吓人。
若非亚嫩河谷自己还能产出商品,靠着各种方式,想尽办法去挣过往商人的钱。
就包税人家庭爆出来的那些金币,还真不够盖里斯这样敞开了的。
当然,即便如此,盖里斯还是觉得有些太极限了,因为巴利安那家伙,居然带了足足一万三千法兰克人来到外约旦!
这个数字,已经庞大到足以改变外约旦地区的人口比例!
可以说,如果能够消化好的话,那么外约旦地区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迎来一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