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没能消化好,或者这个过程中发生矛盾、饥荒、瘟疫的话,那么又将是一次巨大的灾难。
接到巴利安消息后,刚刚结束秋耕的亚嫩郡还有卡拉克郡,都被动员了起来。
数以千计的人员,在教团圣武士们的指挥下,分成一个个团体,转运着粮食,调集着衣物,并且修筑起更多的房屋。
为这一万三千人的到来,紧锣密鼓做出各项准备。
现如今,亚嫩郡的体系,已经可以明确分出两套班子了。
一套是议会体系,通过各村的内部推选,使得他们将权力与意见向上集中,最终在郡议会上达成意见一致。
又因为议会里存在各村落的议员,因而能将来自上层的命令传递下去。
这个过程在日后的历史中,势必会变得凸显地方保护主义,变得官僚化、扯皮化、形式主义化……
但就目前来说,在盖里斯还在亚嫩的这几年里,由于他本人的高度威望,运转起来还是足够流畅的。
另外一套则就是教团体系。
与清晰明确,是从下而上民主集权的议会体制不同。
盖里斯的教团体系,其实要复杂的多,不仅存在着教士与帕拉丁的区别,还有着教团中央与地方司铎之间的复杂关系。
只能说,就结果而言,那些散出去的教士与帕拉丁,都在一齐服从着盖里斯,协助盖里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底层民众,一同迎接这次的难民潮。
正因为有着充足的准备,当巴利安再度见到盖里斯的时候,他流露出了爽朗的笑容。
在盖里斯的身后,数量马车上装着打手大量保暖用的布匹,确保够这一万三千人吃上两天的口粮,还有作为燃料的木炭或木材以及一批珍贵万分的药品。
在那些亚嫩民兵的帮助下,莫诺带着士兵还有难民们,开始修建临时的营地。
锅被支起,食物的清香渐渐弥漫。
这么一个一万三千人规模的营地,纵横起来至少也达到了四百米宽,在这个时代是颇为艰难的工程。
为了确保秩序,老人孩子们单独一个营地片区,女人们一个单独的营地片区,而男人们同样一个营地片区,病人们也被集中起来隔离作为一个片区。
而盖里斯,也能感受到巴利安的变化。
若说第一次相见的巴利安是一位豪爽的骑士,充斥着洒脱与对耶路撒冷未来的担忧。
那么如今的巴利安,却表露出一股知天命的意味。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当行的路我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
面对巴利安的话,盖里斯的回应是: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你存留。”
一章顶三章,因此800月票的加更,我也已经完成了。目前还差900月票和1000月票的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