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云刚下火车,她的父亲和几个军官哥哥亲自到车站迎接。
面对这个离家多年的叛逆女儿的回归,一家人都是很高兴的。
这些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女儿的回归。
“你想清楚了?想清楚了才是我的好女儿!”父亲拍了拍陈万云的头。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女儿才回来,你别搞这些有的没的,回来就是好事。”
家庭晚宴上,一家人都对陈万云的回归都非常开心。
一边吃饭才一边询问陈万云,究竟是怎么回心转意,愿意回家了。
陈万云没有说话,她静静的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幅叶凡画像。
在她的哥哥和父亲面前,这是精神支柱。
但在她这里,她只觉得突兀。
“你有办法见到他吗?”陈万云指向墙上巨幅叶凡画像。
几个哥哥呆住了,连父亲也都愣住了。
“你想干嘛。”父亲放下筷子,一脸严肃的问道。
“没什么,有个东西想要当面送给他。”
父亲的脸上阴晴不定,几个哥哥的表情也都很奇怪。
“你们看这个。”陈万云从包里拿出一本书。
“这是我给总统的礼物,我想当面转交一下。”
父亲和几个哥哥接过这本书,它正是陈万云熬夜写出来的《糖中有刺》。
“这······”
几个大男人围绕着这本故事书看了好久,大眼瞪小眼,愣是看不出来写的有什么毛病。
但是这明明是一本故事书,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种讽刺。
明褒暗讽,就像这本书的书名《糖中有刺》一样。
“你真的是准备把这本书当礼物送过去的吗?”
“我怎么看,这本书里的内容有点奇怪?”父亲翻来翻去。
虽然觉得奇怪,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几个哥哥也是一脸懵逼,不过他们也想见见总统,所以也强压下内心的怀疑。
“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水平不够。小妹的文学水平这么好,我们都是门外汉,看不懂也很正常。”
“是啊,你就同意呗,我们也去见见总统。”几个哥哥劝道。
父亲被说的也有一些动摇了。
但是他觉得自已的女儿不会改变的这么快。
就像这本书的书名《糖中有刺》,她肯定是在借古讽今。
于是,他邀请了几个战友前来自已家中帮自已把关。
这些将军们左看看右看看,始终看不出什么名堂。
于是,这本书率先在加州的军官阶层流传起来。
这本书由十八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初读起来觉得挺有意思。
再读一遍觉得不对劲。
等到看了第三遍的时候,浑身发凉冒冷汗,才能读懂这些小故事里对现实辛辣的讽刺。
特别是其中鬼神的桥段,把人和鬼做类比。
鬼不像鬼,人不像人,越读越觉得荒诞离奇但又不失对现实强烈又无声的批判。
这些军官初看纷纷夸赞,说这篇故事集写的好,文学水平很高。
但是等到他们时间看长了,他们才恍然大悟。
这哪里是故事集?
这分明是借着故事的名义讽刺加州的政治和法律,这明明就是禁书!
事情越闹越大,最终这本书流传到叶凡手里。
叶凡在穿越之前也读过很多文学经典,比如英果的《雾都孤儿》,《双城记》。
鹰酱的《老人与海》,《瓦尔登湖》。
他明白,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就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心理状态。
毕竟文化产品也是产品,和工业品一样需要市场。
要是一个国家处在历史的上升期。
那么它的文化产品也都是朝气蓬勃的,到处都是穷人翻身的神话。
若是处在平稳期,文化产品就偏向于躺平享受。
反正社会经济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努力改变不了什么,躺平也不会失去什么。
那干脆一躺了之。
若是处在下行期,那文化产品也就更加保守和充满戾气。
资源集中在少数人,翻身的机会几乎被断绝。
毕竟躺平不会失去什么,奋斗反而会落得一身负债。
这时候你出一本书,鼓励奋斗,那不是害人吗。
加州也是一样,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这个国家朝气蓬勃。
所有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