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月当窗 > 第四章 硬骨

第四章 硬骨

直之人,蕉叶与之相映,浓淡相宜,兼具雅趣,作画之人功力可见一斑。”

陆遐沉思片刻,以手指画,“只是…此画此处稍显不足。”

“何以见得?”那老者来了兴趣。

“画中柱石虽然以寥寥几笔勾勒,有精简疏阔之意,可惜笔法不够老练,无法与竹势、蕉叶辉映,此画倒像…”她斟酌再三,“倒像是两人合力之作。”

一人疏朗豪阔,一人尚且稚嫩。

两种笔触并存,她方才还道自己应是看错了,眼下越发肯定自己猜想。

古偃和看那秀雅的女子评画,目中赞赏之意愈浓,“此画确是两人所作,你说得半分不差。”

“那落款…”陆遐有心想知道是何人所画,古大人摇头,“我那友人画得半幅,道日后补全,谁知…”

“后来友人后辈巧合之下续画,道无印章不肯落款。两人真真一模一样的脾气。”

话里有感概之意,陆遐沉吟半响,并未听说有人擅画芭蕉,古大人话里没有多少线索,只得作罢。

“这里不必拘束。”观画毕,老者示意她坐。

萧贺起先侍立在旁听他们谈论画作,不免讶异于此女眼力,要知道这副画挂在偏厅许久,往来的客人、观画者无不道此画笔力不俗,却无人敢猜是两人合力之作。

此时听得古大人吩咐,不由高看一筹。

他话里亲和似有熟稔之感,陆遐惊诧将心头疑问道出,“您…学生从前见过?”

原想他与书院有旧,作为晚辈应来拜访,可看眼下光景,倒像是旧相识了。

“自然。”古偃和吹开茶梗,轻饮口茶,笑道,“当年你和鸿飞先生来过府中宴席。”

能称得上先生的,齐国中不过书院那几位,萧贺闻言一凛,拱手告退。

寿宴、先生…陆遐凝神,她入门晚年纪最小,鸿飞先生极爱护她,当年似收到一封请柬,让她随同。

可去的是哪位大人的府邸,她方入京分辨不清官职,“敢问大人是哪一年?”

“天和十八年。”

天和十八年她年方九岁,正入书院鸿飞先生门下半年。

女子烟眉轻蹙,古偃和心下一乐,这皱眉的模样倒有几分当年的影子,她那时方入京,也难怪不记得。

当年鸿飞外出云游,带回来一小小女童,他虽然严厉,在一众老友前却极力夸赞,说徒弟年纪虽小但生性聪敏,字画进益非常,说得众人心痒痒。他们几人想趁席上一见,考校一番,杀杀鸿飞的锐气,免得他尾巴翘到天上去。

下了帖子邀约,鸿飞果然带她欣然赴约。

当年宴席上玉团一般、稚气未脱的孩子,年岁不大,已看得出日后性子,她年纪小偏偏极稳重,面对众人轮番提问对答如流,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席上众人皆惊异。

诸位夫人也爱她沉稳,恨不得将她带回去当自家女儿。

晚间他们另摆宴席,一众好友皆赴宴。席上鸿飞难得喝醉,醉了吟诗,直道,“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撤席后,那孩子着人安顿自家先生,安置妥当才下马车郑重对他行礼道,“多谢大人。”

古偃和记得自己饶有兴趣地问,“你家先生大醉,你一番辛苦为何谢我?”

小小女童站在阶下,应声道,“先生与诸位大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畅饮一醉,这是好事。先生对陆遐有大恩,此恩无以为报,正苦于不能令他开颜,今日他尽情一醉,陆遐心中感念,故而多谢大人。”

“只是先生为人端方,酒醒必会懊恼坏了诸位大人雅兴,届时再来向大人赔礼。”

后来鸿飞果然前来,她却不再见了。

只在京城传闻中得知她字、画双绝,画了一副画,得书院哪位先生夸赞,或者写得一副好字,京中千金难求。

每每这时候古偃和总想起那朦胧灯火下,女童明挚、清透的目光。

那时他便想,这个女童着实有趣。

之后众人各奔前途,他也因家中变故,不得不远赴端州任职,更是不得见了。

两年前京城故友传来消息,道当年的女童已得先生名号,受封玉印,他一时欣喜万分,开怀痛饮。

却不料后续又传来鸿飞先生不顾众人相劝斥她下山,更逐她离开书院,她就此没了音讯。

他想起当年相识的情分嗟叹不已,几番去信书院询问鸿飞,皆没有回音。

谁想刺史府送来的文书竟署她的名字,门卫也送来拜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