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偃和起先只疑心是同名同姓之人,犹豫再三仍旧差人回复。
待看清她立于厅中身影,方知不是冒名,真是她来了端州,他…此生余年还能再见故人。
当年那孩子已长成温雅秀美的姑娘,古偃和不免有白马过隙之感概,只觉日月如梭,声声催人老。
古偃和轻叹,眸中怀念,良久道,“老夫膝下有一孙,年幼父母双亡,如今随我在端州,性情顽劣疏于管教,你可愿教他读书作画?你若愿意,明日起便来府中吧。”
陆遐察觉言中未尽之意,不由一凛,行礼郑重应下,“多谢大人。”
“能得你教习,是他之幸。”
“不敢。”
陆遐还欲请教古大人端阳之事,却见古大人以目视门外,微微一笑,她心中警觉起身告辞道,“今日叨扰,多谢大人。”
“无妨。”
古偃和让仆役送陆遐出府,待她身影渐远才点头,多年不见,她果然还是这般聪慧。
庭外光照正盛,他站在偏厅门口回望厅中画作,久久不动。
“大人。”萧贺回禀,恭敬道,“陆姑娘离府了。”
“知道了。”
古偃和半响才从袖中取出一纸,展开墨香犹在,正是刺史府报知路引损毁一事的文书,眼中神色晦暗难明,“…偏偏是这节骨眼…”
萧贺肃立在一旁,并不敢言语。
古偃和看到院中草木繁茂,有欣欣向荣之意,才稍散心头雾霾,苍老的眼中漫开几许笑意。
“祖父,今日得空陪涛儿玩一会儿吧?”院中跑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他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抱住古偃和衣服下摆道。
“你又逃课!”
“没有,夫子许我歇息片刻。”
古偃和摇头,作势抱他,“涛儿今日多吃了一碗饭吗?不然怎么重得抱不动?哎呀!祖父连腰也动弹不得!”
那孩子抬头咯咯地笑,拍手道,“我知道!这就是您之前说过的,腰上生硬骨罢。”
古偃和俯身捏捏他清秀的脸颊,和蔼道,“是吗?涛儿记得多少说来听听。”
小小孩童记性颇佳,皱着小脸道,“上次您故事里不是说了吗?当年邻国使臣欺我齐朝无人,在寿宴上以金银撒地赏赐众人…”
古偃和呵呵一笑,捋须不言,听那童音接续道,“席上有一女童巍然不动。众人问其故,女童答:生来硬骨,不能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