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宋悍臣 > 第176章 一诗一赋一填空(月初求月票)

第176章 一诗一赋一填空(月初求月票)

顾子墨现在由曹利用瞧着。

方才晏殊已经看了一会了。

他发现顾子墨他现在整个人都失魂落魄了,一直在走神。

就是不知道被宋煊抓住了他什么把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宋煊在与窦家势力的争斗当中没落下风。

至于宋煊又病了,又是夜里家中出了事等等。

晏殊并不觉得因为这点小事的纷扰,宋煊就会发挥不出来自身的实力。

宋煊与自己一样,他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学子,遇事就慌乱的不行。

现在慌乱的是顾子墨,就足以让晏殊更加认同宋煊的手段。

懂不懂神童的含金量啊?

待到晏殊走到宋煊身边瞥了一眼。

发现他在已经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个版本,弄出来一个框架。

宋煊正在草稿纸上写着各种典故,意图塞进去。

晏殊面无表情,但是心里却是十分得意。

果然。

神童就是神童!

即使遭遇了外物的侵扰,也不会影响他该有的学识,顺利的在考场上发挥出来。

宋煊此时完全都沉浸在用典的思路当中。

既要对仗,又要华丽还要合理贴切。

这个工作量,可是一丁点都不低。

他想不明白科举考试怎么就考这么一个逼样了?

至于停留在宋煊身边的考官,他一丁点都没关注。

“直娘贼!”

宋煊忍不住抱怨着:

“这题也忒难了些。”

晏殊听到宋煊这个小话不仅没怪他。

反到是异常得意!

难。

就对了!

不难的题目,能是自己出的吗?

过于简单如何能从如此多的学子里挑选出来合适少数人?

要是人人都能做,到时候判卷是极为麻烦的。

反正不如从一开始就有如此难度。

他们面对省试以及殿试时也会有遇到如此高难度的。

那时候也就没有什么畏惧心里了,兴许就能答的更好。

宋煊嘴里咒骂着,可实际上这首诗并没有太大的进展。

可就在这个时候,衙役们以及开始举着牌子游走。

开始展现赋的题目。

宋煊抬眼望去。

瞧见是写一首以赤壁为题的赋,限制三百字往上。

“直娘贼。”

宋煊再次骂了一声。

晏殊这是打算要百中取一吗?

一般考试所出赋题,尚无限制,可出自经史,也可由考官任意命题,或景物,或器物均可。

除了宋煊骂出声音外,自是有一大部分学子开始哀嚎。

随着考官喊着肃静,谁再出声,就直接打出考场。

宋煊嘴里却是嘀咕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他顺了了半阙后,发现已经超过三百字。

遂宋煊直接在草稿纸上写着:

试赤壁赋:

按照大宋科举考试的要求,写赋的时候,有十三条的规矩。

其中起手式便是奉试,这个相当于“解”的格式。

试卷不写‘奉试’”等十三条中,违犯任何一条,均径黜落。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宋子与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至于年份宋煊也懒得改,还要注意韵。

就当是老子梦中的时候那年去的赤壁。

反正这种赋,也不需要是亲身经历才能写。晏殊刚从另一行转回来,就看见宋煊在那里挥笔一簇而就。

他脚下快速倒腾了几步。

走到宋煊身边放缓脚步。

然后又正大光明的“视奸”了一眼他的试卷。

起手就是:壬戌之秋?

晏殊下意识的掰手指算了一下。

如今是甲子年的秋天,壬戌那就是四十五年后的秋天?

好家伙。

真是好家伙。

宋十二他果然不走寻常路!

畅想自己四十五年后,带着友人去遨游赤壁是吧?

晏殊不知道要怎么吐槽,宋煊如此胡编乱造的思路。

但他作为主考官也不好一直停留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