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加个微信呀?下次你来卖东西的头天群发一个消息,我还来买。”
这时髦的老婆婆倒是给江澜出了个好主意。
她之前担心自己频繁卖菜被固定合作人发现农场的异常,但如果购买的是散人的话,他们很难会发现农场的情况,以后甚至可以作为农家乐的预备客人。
不过农场现在这种情况,以后还要不要经营农家乐江澜还没想好。
最开始她的计划是把农场往农家乐靠的,毕竟那时候与农家乐比起来,作物的那点收益是九牛一毛。
而现在不一样了,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农场就能成熟一批作物,一亩地的萝卜按十吨,单价十元每千克来算,那就是……十万块钱!
嘶!
有那么一瞬,江澜想把现有的作物都铲了,全部种上萝卜。
当然,现在的农场还是有限制,不可能以最大利益化地情况赚钱,农场的收入局限于人力。
现在地里的活儿只有江澜一个人在干,就算加上大个儿和四两,还有她爷爷,也不可能天天这么干下去,身体根本吃不消。
实际上农场中能用石头催生的地也就一亩的样子,还不能频繁这么干,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如果开办农家乐,那亩地就选择偏远一点的地方,根本不会与客人有冲突,而且在休息的时间中还能赚一笔。
想到这里,江澜把微信切了个以前打游戏时建的小号,用这个号创建了一个群聊,群中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个人。
本来围观的人就只有四五个的,但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爱看热闹的基因让其他人也围了过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大家都加了,他们也加一个,万一有什么好事呢?
江澜租的摊位一下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她搬来的两百斤萝卜也马上就卖完了。
“大家稍等一下,萝卜还有,在外边的车上,如果还想买的话,可以跟我到门口自己选!”
在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胖子自己拿起小刀在刚才开的萝卜上切了一块,放进嘴里,脸上一下子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老板,你那萝卜还有多少,我全要了。”
他一句话让旁边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婆婆阿姨们并不并不吃这一套,嚷嚷道:“我们先来的,凭什么你全要了?”
“就是,我们刚才就说买了,你一个后来的凑什么热闹?就算有钱也得讲个先来后到!”
眼看场面又要乱成一团,江澜大声喊:“大家不要急,萝卜还有,我肯定等是按照先后顺序供大家买的,等我把这里收拾一下就带大家过去。”
等把那群战斗力极强的婆婆阿姨们送走,江澜流了一身的汗。
打发他们简直比种地还累!
有些人明明一开始没有想买的意图,结果看有人要包场之后,也加入了购买的队伍中。
这会儿江澜才有时间跟这个刚才表示要收购所有萝卜的大客户交流沟通。
“十元一公斤,您真的要全部买完?”江澜再次向对方确定,“我这萝卜没打药的,常温最多存放一周,之后口感肯定会有变化。”
小胖子比江澜更加干脆:“我现在就能付订金,不过你得帮我把萝卜送到店里去。”
“那是肯定的。”
江澜这边肯定是没问题,她只是觉得这人看着比她还小点,居然有这么大的权限。
车上这些算下来怎么都得要两三万,说要就要了。
“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那里还有这种品质的蔬菜的话,有多少我要多少。”
对方递了一张镶着金边的名片过来,江澜新奇地打量着,这还是她第一次接到别人送的名片。
名片上左上角写着“御膳居”三个字,而小胖子的名字则叫明贵。
这个御膳居,不会是她知道的那个御膳居吧?
h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有不少百年以上传承的老店。
像江澜这样什么都不怎么关注但爱吃的人来说,御膳居绝对是h市吃货们绕不过去的坎。
只可惜御膳居位次有限,价格极度不亲民,让她一次也没舍得去吃。
没想到这会儿居然在农贸市场与他们的采购遇上了。
如果御膳居的食材都是这种品质的东西的话,价格高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