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但时间也并非甚是充足,接下来,此事还将全由两宫太后操持,各个衙门倾力配合。
……
四月二十八日,近午时。
经内阁,会同吏部、礼部官员考选,沈自邠、张嗣修、吕兴周、汤显祖、杨起元、杨德政、李植、冯梦祯等二十八名新科进士成为了庶吉士。
接下来,他们将前往翰林院庶常馆学习,名义上是入馆三年,实则两年左右便能结业。
与此同时。
内阁钦定的四名教习也全部确定。
分别是翰林侍读学士兼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詹事府詹事兼国子监祭酒王锡爵、礼部左侍郎汪镗、翰林院侍讲沈念。
沈念乃是小万历钦定。
小万历希望沈念能将其独特的讲课方式与新政思想,全交给这些新科进士们。
担任庶吉士教习,并不算辛劳。
沈念只需每月耗三个上午或下午,为庶吉士们讲讲课,另外再批阅一下他们的课业,便算完成任务。
……
五月初一,清晨。
二十八名庶吉士都甚是兴奋地来到了翰林院庶常馆。
庶常馆乃庶吉士专用,内有学堂、官舍和藏书室。
饮食是光禄寺专供的宫廷膳食。.d.n\s+g/o^m~.~n*e?t~
另外,礼部每月会发放足够的蜡烛灯油,司礼监则提供所有的笔墨纸张。
外加每五日可休沐一日。
入馆之后,庶吉士们除了学业之外,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
每个月。
庶吉士教习会出题六道,内文三篇,诗三首,作为月考。
若庶吉士屡次垫底,成绩甚差,将有可能直接被逐出翰林院。
另外。
朝廷有规定:庶吉士入馆之后,须谢绝人事,专心学问。
若有人偷偷跑去花街柳巷快活,一旦发现,立即开除。
庶吉士的第一课,自然是由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来上。
而沈念本月为庶吉士讲学的日期被安排在五月初八、五月十八日与五月二十五日。
他负责的讲学方向是:新政实务与策论。
教导庶吉士,皆以政务为主,并且他们已拥有上奏言事之权利。
……
当日。沈念听说在申时行讲课时,一群庶吉士争抢着与他辩论,直到入夜才算结束。
此举,在他的意料之中。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庶吉士们初入仕途,都想彰显自己的才能。
外加申时行是个好脾气,于是乎,学堂就变成了辩场。
沈念那一届也是这样。
不过当时的沈念不但不是主角,还是被鄙视的人,一些庶吉士认为他完全是靠父砸钱,才有了今日之功名,当时差点儿打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
翰林院最热闹的地方便是庶常馆。
庶吉士余继登、张文熙因与张居正之子张嗣修走得过近,被性格狂直的二甲第三名冯梦祯讥讽为:不以经术为务,专事献媚。
此口角,直接令三人互殴起来,最后每人被扣除了三个月的灯油补贴。
与此同时。
庶吉士冯琦过于好学,夜读产生噪音,影响了别的庶吉士休息,双方产生口角,冯琦被惩罚洒扫庶常馆三日。
庶吉士吴尧弼在教习命写一篇策论时,他总是写两篇策论甚至三篇,以求不同于众人,使得众庶吉士都不愿理会他。
还有两名庶吉士总是喜欢私下以华丽服饰代替庶吉士统一的青衫儒巾,被罚抄《大学衍义》十遍。
每一届庶吉士的日常,都几乎如此。
有人直,有人傲,有人独,有人喜欢动手,有人拼命学习,有人做事充满小心思……
五月初七,午后,天气渐热。
翰林院内。
沈念正在检阅最近所撰写的起居注。
翰林侍读学士申时行与礼部左侍郎汪镗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申时行进门便道:“子珩,速速与我们前往内阁一趟,这群庶吉士简直是要翻天,老夫实在管不了了!”
“二位,这……这是发生何事了?”沈念一脸迷惘。
“打架了,打群架了!还是……还是张阁老家的二公子挑起来的!”汪镗说道。
“啊?不会吧,二公子可从未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