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谊在原地休整了一下午,士卒们个个精神抖擞,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随即率军继续前进,行至十里,与魏越几人会合。
“秦将军,江东军的斥候已经被我们杀了两批了,他们定是已经做好了等我们的准备。”
秦谊没好气道:“你干嘛全杀了,就不能逮个活口回来,也好盘问一下现在皖城城下什么情况?”
魏越尴尬的摸了摸头道:“这不好久不杀人了,一时没想起来。”
“但愿这皖城还未被攻破,不过看这派斥候的情况,皖城应该还在,咱们绕道,连夜绕过前方,说不定这孙策就驻扎在前方。”
秦谊说完,当即率军向北行军。
这皖城中还有刘晔在,不至于一两天都坚持不下来,城就破了吧。
还有就是听闻孙策武艺精湛,自已带来了这几人,就属魏越武力值最高,自已的武力吧,还没实战过,就与曹操麾下蔡阳步战打过,而且可以断定自已肯定比蔡阳武力值高。
但是这马战吧,还没试过,所以自已也不敢贸然尝试。
魏越武力最高,但是与江东小霸王孙策比起来,还真不知道谁厉害。
为了保险起见,秦谊还是率军绕开正前方的孙策,从侧面入城,据城而守,才是上上策,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伤亡,毕竟自已这么点人马还是很精贵的。
短短三十里路,秦谊一路向北是左绕右绕的,终于在丑时来到皖城北门。
于是立即让半路遇到来传信的信使上前喊门。
片刻后,刘晔从南门赶到了北门,在城墙上借着火把的光亮和声音判断了此人正是自已派去求援的信使。
忙打开北门,将秦谊等八千人马迎入城内。
秦谊初次见到刘晔,只见其瘦高的身材穿着宽大的汉服,许是火把的照耀下,脸色微黑,留着山羊胡和鼻息下浓密的短须,一副正统汉朝文士的打扮。
秦谊打量着刘晔的同时,刘晔也在打量着秦谊。
一身将军制皮甲,骑着高头白马,手持一杆长枪,威风凛凛,虽看似年轻,但举手投足间有一股无形的上位气息。
只见秦谊翻身下马,拜道:“在下秦宜禄,拜见子扬先生。”
刘晔也忙回礼,问道:“秦将军,识得在下?”
“哈哈哈!”秦谊大笑,豪气道:“岂止识得,简直是如雷贯耳啊,初到淮南时就已经知道子扬先生了。”
“哦?”刘晔显得似乎很惊讶,随即作了个请的手势,“秦将军请,去我府中一叙。”
“好!子扬先生请!”
秦谊随刘晔去之前,下令周震,刘辟龚都去南城门,帮助巡城。
来到刘晔府中,仆人帮沏好茶,借着烛光,二人对坐,。
刘晔对这秦谊很是好奇,而秦谊对刘晔也是很渴望。
“子扬先生,如今在刘太守麾下如何?”
“可自保,可裹腹!”
“听闻子扬先生乃汉室宗亲,据说杀了巢湖豪强郑宝,并率其部曲来投得刘太守?”
刘晔闻言,眼睛眯起,心道:这秦宜禄对自已了解的还挺多的啊!
“其实刘太守也是汉室宗亲!”
“哦?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秦谊显然有点吃惊。
“吾本淮南王之后,而刘太守乃是琅琊王之后,故而,吾又不想投那昏庸无能的袁术,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投刘太守,暂时只想能裹腹能自保。”
秦谊闻言叹息一声道:“子扬先生乃大才,传闻洛阳给人旦评的许劭,曾给子扬先生点评过,说子扬先生乃佐世之才。”
“哈哈哈。”刘晔闻言一笑,“名士之评,当不得真,只能仅供参考,博人一笑尔~”
“如今天下纷争,乱象已生,子扬先生觉得刘太守可成大事?”
刘晔微微一笑,“吾之前已经说了,能自保能裹腹!”
秦谊此时很想说,自已想成大事,子扬先生辅佐我吧!但是没有说出口,感觉这样说,太突兀了,弄不好还会引起刘晔的反感。
而刘晔适时的问道:“秦将军刚才说,天下纷争,乱象已生,那依你之见,这天下谁可终结,一统太平?”
秦谊闻言,听出了刘晔这是在试探自已,当即回道:“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子扬先生心中早有定论,如今屈居在刘太守麾下,或许只是在寻找契机吧!
若要问吾谁能一统太平,或许曹操,可惜曹操因为我,而没能一次性灭掉吾之旧主吕布;
或许孙策,可惜孙策此次攻打庐江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