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成长之路 > 第29章 不忘初心

第29章 不忘初心

变成了抄写,家长根本顾不上管,准确率出奇地高。彩薇真的很无奈。

实验班稍微好点,普通班的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家长看了子女上网课的情况,都是摇头叹息,但也没办法。

有几个男同学一边听课一边玩游戏,上课进度条自已快速拉满,根本没听课。

那段时间,学生,家长,老师都是煎熬。

到三月二十日,总算可以回学校上课了。

老师个个戴着口罩上课,学生戴着口罩听课,一道独特的风景。特殊时期,佩戴口罩是最好的保护。

但是学生长时间上学,需要长时间佩戴,学生也很难做到正确的使用口罩佩戴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放和保存不佳的话,会滋生细菌,更容易感染。

过几天,有些学生干脆不戴了。

戴着口罩难受,不戴口罩心里不踏实,就怕班级有人“阳”了,那就“全军覆没”。

彩薇一直是戴着口罩上课,课后辅导也戴口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其实在这样的环境里,戴与不戴没多少区别,无非是求得心里安慰。

为了防止疫情传播,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疫情期间学生进校门需“六步”走。

?佩戴好口罩?:进入校园前,必须佩戴好口罩,以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健康?。

?

消毒?:使用酒精或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手部清洁?。

?

出示健康码?:出示健康码以证明健康状况?。

?

量体温?:测量体温,确保体温正常,无发热症状?。

?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

?

检查身体状况?:确认身体状况良好,无不适症状?。

健康码,核酸检测,大家真是苦不堪言。可没有这个绿码寸步难行。想想排长队做核酸,真是叫苦连天。

“非典”那个时代,没有手机,不通网络,只有通过电视、报纸和其他人口中的流言,才可以了解到一丁点疫情信息。

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信息,多半会失真,会被不自然地夸大。正常的消息传到最底层人耳中的时候,已经非常吓人了。

现在的“新冠”,与“非典”不同的是,现在有了智能手机,有了随时随地可以用的网络。于是,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全国各地白衣天使的逆行壮举令人钦佩,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非凡付出让人动容,全国各地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令人揪心。

这场疫情,改变了彩薇对健康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门一定戴着口罩,而且坚持戴N95口罩,不再熬夜,并且开始了锻炼。

利用“疫情”这个关键词,彩薇运用语文课,开展了关于“疫情”的语文综合运用课。

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设计贴近生活的语文学习活动。如,撰写抗疫日记、创作致敬医护人员的诗歌、分析疫情报道中的语言特点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语言、感悟生活、培养同理心。

家校社联动: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共同开发学习资源。邀请抗疫英雄、社区工作者进行线上讲座,分享亲身经历,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彩薇制作了好几个活动设计示例

“疫”路同行——文学作品创作与分享

通过创作反映抗疫精神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经历或社会见闻,创作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通过班级微信群或学校公众号进行展示和分享,促进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

“云游”中华文化——在线文化探索项目

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选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等,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虚拟游览,结合历史文献、诗词歌赋等资料,撰写游览心得、创作相关诗文,进行班级分享与交流。

“疫”情下的信息甄别与传播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会在海量信息中辨别真伪,负责任地传播正能量。

选取疫情期间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搜集、分析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报告。同时,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防疫知识宣传海报或短视频,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正面信息传播。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生活情境的巧妙融入以及家校社的紧密联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其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