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此次行动调动的阿斯塔特修士数量并非极多,但仅仅是出动如此规模的阿斯塔特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件颇为棘手的事情。.k!a~n`s\h`u+g,u?a?n′._c!o?m¨
要知道,尽管灰烬骑士战团经历了十年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拥有接近四千名阿斯塔特修士,然而陈曦绝无可能在现阶段就将这数千名阿斯塔特全部投入战场。
事实上,即使是考虑一次性投放超过常规数量的灰烬骑士,陈曦也必须进行审慎而周密的权衡,以确保不会引起帝国方面过度的关注与警惕。
他深知,在帝国这台庞大而敏感的机器中,力量既是捍卫疆土的盾牌,也可能成为招致猜忌的引雷针。
毕竟巴达布战争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帝国对于阿斯塔特战团的规模和行动向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虽然罗斯托夫远征可以作为有力的借口和掩护,使得灰烬骑士少量超编的问题被各方暂时默许或搁置,但这绝不意味着陈曦能够将数千名身着统一涂装的阿斯塔特修士直接投入战场。
那样的举动,除了让帝国高层认定他意图不轨之外,几乎不可能产生其他解读。
即便是强大如拥有数千名阿斯塔特的黑色圣堂战团,也始终是将整个战团拆分成众多小型远征军分散行动,从未以超过一个标准战团建制的规模集中出现过。*e*z.k,a!n?s`h/u-._n¨e·t\
实际上,在当前的帝国环境下,超过数百名同一战团的阿斯塔特修士同时出现在战场上,对于帝国而言已是一个足以强烈触动高领主议会和审判庭敏感神经的信号。
因为通常而言,只有在波及一整颗星球、乃至整个星系的重大战争中,才可能目睹如此众多的阿斯塔特并肩作战。
若在没有爆发此等级别大规模战争的前提下,却要同时出动数百名阿斯塔特?
你想做什么?重演巴达布战争,还是意图对神圣泰拉进行所谓的“清君侧”?
要知道,在常态下,能够见到阿斯塔特以连队规模出击执行任务,就已经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事情了。
若非有罗斯托夫远征这个宏大背景作为前提,陈曦作为远征军最高指挥官拥有调动大量阿斯塔特的名义权力,他确实需要耗费极大的政治智慧与斡旋技巧,才能向帝国解释清楚灰烬骑士战团一次性出动五六百名阿斯塔特修士的真实意图与必要性。
尽管当前出动的兵力,仅仅占到了灰烬骑士战团总兵力的约八分之一。!幻/想′姬\ !更¢歆^醉!快′
但这已然是在极大地试探帝国审判庭和高领主议会的容忍底线。
事实上,就在陈曦着手调动灰烬骑士,为“淬火计划”进行战备之时,星区审判庭便第一时间发来了措辞谨慎却隐含锋芒的质询函,要求陈曦说明调动如此众多阿斯塔特修士的战略目的何在。
这份公文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预示着潜在的惊涛骇浪。
这对于素来强硬的审判庭而言,已经算得上是相当克制与留有情面的反应了。
倘若换作其他指挥官,恐怕此刻审判官早已亲自登门,要求进行“忠诚鉴定”了。
所幸陈曦本身是审判庭攘外修会的领主审判官,本身就具有调动阿斯塔特的合法权力,加上他现在还是罗斯托夫远征的最高指挥官,这双重身份构成了他独特的护身符与操作空间。
他只需向星区审判庭解释,这是一次针对兽人和邪教徒的军事行动,便可以将事情暂时解释过去。
但这依旧给陈曦提了个醒,在帝国这台锈迹斑斑的机器中行事,任何过快的动作都可能被其僵化的关节所卡住,需要格外注意策略。
所以他找上了哈索尔,向她清晰地陈述了这一情况,询问她是否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技术性答案,更是一种能在帝国规则迷宫中巧妙开辟路径的智慧策略。
听完陈曦条理分明的陈述,哈索尔·卢佩卡那熔金般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其明显的不耐,如同被凡尘琐事打扰了战略推演的统帅。
她放下手中的数据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桌面,发出沉闷的叩响。
“审判庭?高领主议会?”她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源自古老记忆深处的、近乎本能的轻蔑,“一群从未踏足过真正前线、未曾直面过银河最深黑暗的官僚!
他们有什么资格,对一位手握重兵、肩负着在风暴中心力挽狂澜职责的统帅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