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了?”
林文昌认真想了想,说道:“如此,财政开支实际还是很大,但地方财政总归也能支撑的起了。不过问题在于,百姓愿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要知道,就算是官府出钱的义务性教学,百姓实际应该也是不太愿意送孩子读书的。”
“因为孩子虽小,但也勉强能算半个劳力,让孩子去读书,等于失去了半个劳力,对这家父母而言,农务会变得更繁重。而且,说的再难听点,农户家孩子读了书,也不见得能有什么用处,总不能让他们去考科举?”
很现实的问题,百姓家孩子读书,往往很难有落到实处的收益。
就算地主家读书,也很难获得足够的回报,只不过地主有资本去消耗,去读书赌一把前程。
聂宇思忖半晌,叹息道:“万事开头难,先把社学搭建起来,再去与民政衙商议一番,看如何能让百姓更愿意送孩子去社学读书?义务教学做不到,但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最起码也能让百姓明事理,不至于被贪官污吏蒙骗,或者理解不了官府的新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