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纳妃
襄阳城破了,破的毫无悬念,破的水到渠成。兰兰文茓 追最薪章踕
电报送回荆州,内阁、礼部立马着手安排起了战后的封赏事宜,而陆师大都督府同样也开始照着地图,搞起了后续的战略推演。
有兵有粮有大炮,还有内应配合攻城,襄阳自身兵力钱粮极度空虚,这要是还打不下来,那汉军就真不用打天下了。
襄阳破城的同时,来自鹤峰知州孟敞与第一师师长何顺安的联名报奏,跟着送到了荆州城。
汉王府,聂宇召集内阁众臣开小会。
聂宇哭笑不得:“这个孟敞,说的孤好像不纳这个苗妃,那土苗就安抚不成了?”
刘骏这首辅当先开口说道:“纳一苗妃,就能定鹤峰土苗,那这就应当纳之,臣请大王以国事为重!”
“自古君王者,后宫不说佳丽三千,却也不该只有二三人。”顾景这礼部尚书紧接说道,他早就觉得汉王的后宫就一后一妃不妥了,只是之前的劝谏上奏都被汉王搁置。
现在,终于让他们逮到机会了。
就连林文昌、王若愚、吕志宏、姚宏毅四人也是争相劝谏。
聂宇挑眉疑惑问道:“你们不歧视土苗女子?”
虽然聂宇这汉王做了表率,说不歧视少民,对少民百姓都能一视同仁,但地方官员对少民骨子里的歧视是免不了的。
林文昌开口解释道:“大王,鹤峰土苗愿意归化,那就是我大汉子民。既是大汉子民,何来歧视一说?”
说的很含蓄,歧视还是歧视,但只要愿意归化不闹事,那就什么都可以谈。
汉朝和亲,唐朝结盟,宋朝……宋朝就不说了,到了前明,那位创立了“弘治中兴”的仁慈皇帝弘治帝,他的母亲就可能是瑶族出身。
不是说成化娶了瑶女为后,而是瑶族叛乱遭到明军镇压后,带回的瑶女正好被成化临幸后生下了弘治。2芭墈书徃 耕新蕞哙
就算现在的伪清鞑虏,那也是要通过迎娶蒙古妃子,来笼络安抚蒙古王公,维持满蒙一家亲的表面关系。
皇太极迎娶大玉儿,多尔衮跟大玉儿搞出“伦理虐恋”,再到后面的顺治、康熙、乾隆三代虏酋,都必有一位或几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妃子。
目前为止唯一一位没有蒙古妃子的伪清皇帝,大概就只有雍正了。因为这家伙在位时间短,而且还是真想做汉人的皇帝,不是什么满蒙一家的大可汗。
聂宇一时没有应下,而是先回了后宫内院,同时也是与王后相商。
后宫纳妃这事,必须要知会王后一声,不是要得到王后的许可,君王纳妃哪要什么王后许可,纯粹是封建专制下的那套内外分工。
皇帝管理外廷,已经很忙了,内廷基本都是交给皇后来管理。
母仪天下,讲究的可不是皇后也要管理天下,而是皇后要为天下女子表率,体现胸襟大度。
因此,包括选秀纳妃、妃子侍寝等等,基本都是皇后负责安排,皇帝只是最终拍板决定。
一般而言,皇后肯定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提前做好所有安排,而皇帝也不会太不给皇后面子。
(有点逆天了)
除非皇后的家族势力很大,而且准备要篡位造反了。
王后陈蕙兰叹息道:“大王纳妃这是好事,而且还是为了国家大事而纳妃,臣妾自当不能阻拦,要不然怕是这大汉官民都得说臣妾善妒,不许大王纳妃充实后宫了!”
陈蕙兰压力也很大,她现在还怀着王嗣,那一切都还能说得通,可以是汉王为了定下国家储君,不使国家出现混乱。
可等到陈蕙兰生下这一胎,那汉王要是还不接着纳妃,恐怕马上就得有文臣憋不住,过来上奏劝谏。.微′趣·小*说? +首?发¢
聂宇说道:“孤也不是抗拒纳妃,但如今天下未复,我大汉连湖广尚未全得。若孤现在就大肆纳妃充实后宫,哪怕是为了国事而虑,百官也必定上行下效。”
聂宇对纳妃本心上是不抗拒的,因为他是个正常男人,正常男人必定贪慕女色,这在所难免,古代又没别的娱乐活动,不贪慕女色还能干嘛?
可他现在是汉王了,一言一行都是在为手下文臣百官做表率。之前一后一妃的时候,百官还会有所收敛,汉王都是一后一妃,谁敢随便纳妾?
但现在纳了苗妃,那就不是一后一妃了,而且纳苗妃又属于政治任务,这就给了百官一个可以利用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