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就达到了七百万两,预计总耗银达一千五百万两,实际超支四百万两,事涉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千万黎民。
这样庞大的工程所带来的利益纠葛是难以想象的,漕运衙门、两淮盐商都是肉眼可见的受损者,而暗中反对此案的人更是难以预计。
隆兴帝有意遣将随行,督黄淮行营兵马,协助李轲处理地方事务。但武臣中没有人愿意出任此职,关键在于行营兵马来自四省中三镇七府的抽调,规模达到一万六千众,几乎都是地方守备兵,内部关系复杂,同地方势力的利益盘根错节。
对于统领这些人去做有可能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续三次选将无果后,隆兴帝大怒不已,期间处理了数人,最后决议由京营兵马居中调和,督地方诸军。
但京营中老资格的几人都借故推托,其中任京营骁骑营都统的侯致远最受隆兴帝青睐,但很可惜,侯被六部文臣们非议,认为此人从未出镇地方,带兵也没有名声,恐怕不行。
隆兴帝进退不得,问询内阁诸公,夏崇的继任者吏部尚书童观谏言缓行此案,既无合适人选,再择机施行为上。
这话触怒了隆兴帝,挥袖离去。三日后,让所有人意外的人选诞生了,根据记载,帝夜宿德妃宫中,问备如常,得一人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人正是贾琏。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德妃贾氏并不受宠,她能够被封为妃全赖娘家,而且其处宫中十余年,孝文皇后对她的评价是守德循规、机敏少言、淑德流芳。
但不论真情是何原由,贾琏得到了皇命,行黄淮行营四省兵马督抚职,率五千京营兵马随同李轲南下两淮,驻军淮安府。
辽东战事结束于隆兴九年十一月,王子腾死于隆兴十一年,贾琏出京是在隆兴十二年夏。
同年秋天德妃亡故,冬天史家、王家相继被抄家,次年夏初宁荣国公府中除荣国公府大房人等以外,悉数被捉拿下狱,六月荣国公府史老太君病死于牢狱之中。秋天宁荣府核心人等悉数论罪判刑,首罪而不可恕者斩,其余贬为贱籍,流放贵州平越州。
十三年冬,帝以贾琏妻王氏不守女德、私放印子钱、草菅人命为由褫夺品级,贬为白身,念其夫有功于国,辛劳任事,命其在家思过悔罪。
同时黄淮工程在经过一年多的波折后,已经进入平稳期,帝命贾琏回京述职,问询黄淮诸事。
从时间线而言,此时孤身返京的贾琏和历史上那些即将被问罪的臣子没有任何差别,所谓的回京述职更像是一个借口。
如果需要,隆兴帝完全可以用十三年夏迅时贾琏炮决去而复返、阻拦泄洪而危害两淮的泗州百姓,处死泗州知县全家老小的暴行,问罪于贾琏。
尽管这项权力是隆兴帝在其出京时授予的。
喜欢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