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内奸,让敌人提前知道你们的行军路线了。那么既然有内奸,敌人知道你们的行军路线,那么你们分兵三路和整体推进会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整体推进,日本人一个地方设伏,你们分兵三路,日本人三个地方设伏。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日军又机动灵活。这次设伏的是日本人第九兵团,他们不足两万人,另外还有三万多配合的伪军。这些伪军也是中国人,他们打仗并不拼命,所以高兄你才带着这几千人冲出来。要是你们兵分三路,那么日本人几乎上不用伪军帮忙了。他们三处设伏,打你们三次,你们知道近两万日军打一万多国军是什么结果。要是按照你这个打法,我真的不用兼任这个新一军军长了,因为按照你的部署,这新一军恐怕早就报销了。高兄,你上学的时候好好听讲没有,我们的教科书上就有明军和后金的先例。明朝派二十四万人马,分兵四路去打后金的努尔哈赤部。结果呢?努尔哈赤凭借骑兵的灵活机动性强,用六万八旗兵,逐一打败了明朝的这四路大军。后来明朝再无能力组织大兵团和后金决战了。”
高巨才听了一头汗水,他说:“郝军长,看来是我错了。”
郝三一笑说:“你在军事上犯错不是最大的错误,你最大的错误是不了解校长啊!”
高巨才说:“我怎么不了解校长了?”
郝三说:“高兄,你就总是喜欢和校长对着干,校长最不喜欢什么,你却偏偏干什么。校长最不喜欢临阵逃脱的人,你带人逃回来了。你逃回来还不算,你还一个劲的给校长打报告指责王中平军长瞎指挥。咱且不论军事上谁对谁错,王中平为国战死,我们党国很多人贪生怕死,缺的就是不要命的将军。王中平在校长眼里是骄傲、是英雄,你却处处诋毁英雄,校长当时就有杀你以振军威的想法。校长把他的想法和我说了,我当时就劝校长说:‘校长,在我们国军中,像高巨才这样临阵逃脱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你是全杀呢,还是只杀高巨才一人。你要是全杀,那么国军的将军中会少八成。’校长说:‘以前的不算,从今之后,临阵逃脱者斩,就从高巨才开始。’我说:‘这样倒是以后就没有带兵逃回来的将军了。’校长说:‘这样不好吗?’我说:‘这样并不好,他们不回来能在哪儿立足呢?他们会投敌的。如果那样,那我们只有和日军交战取胜的部队会回来,战败的就直接投敌。我们和日军打了这么多年了,我们是胜少败多,要是校长这样处置,打不了几个月,我们国军大部就都成了伪军了。’校长问我:‘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我说:‘这事情就像挑苹果一样,如果一筐苹果,里面只有几个烂的,那么我们就把这几个烂的扔了就行,可是里面有一多半是烂的呢?那么我们就只有把那几个好的挑出来好好保存了。当前情况我们只是奖优而不罚劣。’校长听了我的建议,所以才只是追授王升平上将军衔,而没有处罚高兄你呀!”
高巨才听了,这时候是满头冒汗,他说:“哎呀妈呀!原来我这么危险,差点人头落地。”
郝三看了看高巨才一笑说:“校长没有要你的命,你还和校长要官职要兵马。”
高巨才说:“那我谢谢郝兄弟了,郝兄弟的救命之恩我高某人绝不相忘,来,哥哥敬你一杯。”
郝三和高巨才喝了一杯酒后。
郝三说:“高兄,我救得了你这一回,可救不了你下一回了。”
高巨才问:“怎么?我还有下一回吗?”
郝三说:“高兄,你真的是太不了解校长了。校长让新一军进驻吴哲省。第一是不想让日本人占据该省,第二呢?第二校长也不希望胡仁雄独霸该省。校长让你们新一军进入吴哲省是为了制约胡仁雄的。结果呢?你们倒好,一来便和胡仁雄打的火热。”
高巨才不解的说:“可是胡司令待我们不错,一来就给我们送钱,送女人的。郝兄弟,你说这钱和女人谁不喜欢呢?再说了胡仁雄和委员长还是拜把的兄弟。那也不是外人,校长也不能因为我和他的拜把兄弟亲近而责怪我吧!”
郝三说:“高兄,你糊涂啊!他们拜把子是不得已,你以为他们是真心的吗?真正的拜把兄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得江山平分,这样的拜把子历史上也只有三国的刘关张兄弟。首先拜把子把兄弟要平起平坐,请问校长想和谁平起平坐了?难道是胡仁雄吗?要是校长把胡仁雄真的当把兄弟,也不会挖墙脚,把李玉平和任桂平这两员大将给挖走了。”
郝三说得义愤填膺,高巨才却听得满头大汗,高巨才说:“郝兄弟,我真的错了,我真的该死啊!你看我现在该怎么办?”
郝三一笑说:“高学长,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