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形容,国内足球运动员留洋,开口就是自己要成为下一个足坛巨星。
那不是找喷……
不管陈向北是主观还是被动,豪言壮语从嘴中说出去了,遭受群嘲也很正常。
赛车运动好就好在引擎声足够炸裂,全速运转的情况下不亚于小型喷气式飞机的噪音,外界任何反应跟倒彩车手都听不见,丝毫影响不到心态变化。
巴林赛道目前的最快单圈记录,是由舒马赫在04年跑出来的1分30秒252。
陈向北技术检测圈开的很慢,两分多钟才跑完。
虽然没有任何加速跟计时,陈向北依旧能感受到赛道很滑,准确形容是特别滑!
“北,扫一圈地感觉如何?”
奥德托的声音从耳麦中响起,他让陈向北率先出站练习是有原因的。
扫一圈地是F1里面的“术语”,也能称之为黑话。
每场F1分站大奖赛开始之前,赛道使用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赛道上会比较“脏”。
这种“脏”不是说有多少垃圾,更多指缺少轮胎脱落的橡胶颗粒,抓地力相对而言较低。
特别是巴林这种沙漠赛道,哪怕赛前再如何清扫,只要稍微起风空气中都会弥漫着沙尘,第一个出去扫地的车手就能感受到如同溜冰般的滑动。
“很滑。”
“记住这种感觉,排位赛跟正赛不要上墙。”
只有让陈向北有足够的认知,他才会在比赛中谨慎判断。
“奥德托,需要我进行测试项目吗?”
“不需要,熟悉赛道就好。”
奥德托拒绝了陈向北的提议,很多东西不能操之过急。
F1不是低级别方程式,它没有任何失误的空间,就连观众都等会车手容忍度非常低。
新秀的身份不是什么免死金牌,一旦出现失控上墙的场面,将迎来铺天盖地的嘲笑跟讥讽,就如同国内那个著名“导演”形容词。
很多新秀车手扛不住压力,迫切想要挽回形象跑出好成绩,往往这种心理状态之下会出现一撞再撞的场景,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直至被车队放弃,黯然退出F1围场。
类似的情形不是孤例,甚至于就连老车手都无法避免。
比如说佩雷兹、里卡多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车手,离开围场之前心态完全崩了,跑出来的成绩惨不忍睹。
偏偏竞技体育,还不会给他们调整的时间,自然一崩到底。
陈向北听不到全场的倒彩跟嘲讽,站在车队P房的奥德托却听的很清楚。
虽然他知道陈向北不是什么玻璃心,但那些退出F1围场的天才少年们,谁又天生是个玻璃心呢?
还不是在一次次打击重压之下才崩溃。
F1有着充足的练习赛时间,同时车队还有特鲁利可以分担测试项目,奥德托揭幕战对陈向北的要求很简单。
那就是体验真实的赛道!
要知道不仅仅是新秀,就算是那些开了十来年的老车手,哪怕拥有着实际驾驶经验跟大量的模拟器经验,面对一条时隔一年没有跑过的赛道,依旧需要时间来适应跟熟悉。
F1围场有句名言——Nothing beats the real data。
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没什么比得上真实的数据。
模拟器终究是模拟器,只有跑在赛道上面,才能感受到它的特性跟不同之处。
“收到。”
陈向北很干脆的答应,大多数情况下车手遵从指令就好。
TF110就这样一圈圈行驶在巴林赛道,伴随着里程的提升,陈向北理解了很多赛道经验,
比如说陈向北看特鲁利的第一视角录像,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发车长直道轻微摆动赛车,做出类似于变道回正的操作。
当时陈向北想着,莫非是特鲁利手抖了一下?
现在他明白了,巴林赛道的发车长直道行车线,存在着一块颠簸区域,很容易磕碰到赛车的底盘。
FIA规则里面为了避免车队底盘过低,无法抵御赛道的粗糙复杂路面环境,影响到车手的人生安全,特地在底盘最低点加装了一块树脂跟玻璃纤维符合的“小木板”。
一旦底盘擦到地面,就会对这块木板造成磨损。
这就是为什么,观看F1赛事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赛车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模样,其实就是这块特殊木板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