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在满足排渣要求的条件下,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便于净化。停钻时间较长时应每隔2到3天进行一次泥浆循环,以防止泥浆沉淀。钻进漏失地层前应储备备用泥浆和堵漏剂。
3)井壁预制与下沉
钻井井壁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筋混凝土井壁和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有单层和双层两种。井壁结构应考虑竖向附加力的影响,根据地质条件宜在井筒的适当位置设置可缩井壁。地面预制井壁吊运,使得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得小于25兆帕。
钻井井壁悬浮下沉是根据井壁在泥浆中的悬浮平衡条件进行的,下沉过程中井壁不断接长。由于浮力大于井壁的重量,必须向井壁内灌注配重水,并把原井筒内和下沉井壁等体积的泥浆排掉,使井壁逐步下沉,控制加入配重水的速度和数量,就可控制井壁下沉的速度和深度。井壁下沉时,井壁上沿应高出泥浆浆面1.5米以上,同时要及时排除泥浆,以免泥浆外溢和沉淀。预制井壁的连接间隙不得大于40毫米,且应在井壁法兰盘连接,焊接完成后进行节间充填注浆,浆液凝固后单轴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帕,浆液的结石率应大于95%。井壁下沉即将触底时,应及时采用无水段悬挂垂线方式,从垂线方向向井筒中心线方位扶正井筒,井筒扶正后宜采用超声波测井仪测量有水段井筒偏斜率。
4)壁后充填固井
壁后充填固井是通过充填管道向井壁外侧与钻井井帮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相对密度大于泥浆的充填材料,并自下而上的将泥浆置换出来,充填材料凝固后,起固结井壁和封水的作用。壁后充填固井方法包括井壁加压外管充填、井壁漂浮外管充填和井壁漂浮内管充填方法。井筒壁后充填固井,应采用水泥浆等胶结材料和碎石等非胶结材料交替进行。充填用水泥浆的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6克每立方厘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60毫米。井筒第一段高实际充填量不应小于测算值的90%,其他段高实际充填量不应小于测算值的80%。采用水泥浆等胶结材料充填时,充填段高不得小于30m。采用碎石等非胶结材料充填时,每一次充填段高不得超过100米。井筒顶部3到5米,宜采用混凝土充填。壁后充填质量检查,应在井筒排水、临时改绞完成后进行。
3.适用条件
钻井法机械化程度高,全部作业在地面进行,工作条件好,是一种劳动强度小,安全可靠,成井质量好的立井井筒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质及工程条件,不仅可用于深厚含水不稳定冲积层的井筒施工,也可用于稳定、中等硬度岩层中的井筒施工,但受钻机规格和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钻凿一定直径和深度的井筒。
6.1.4 立井井筒注浆施工法
1.基本原理
注浆法是矿山井巷工程中治水和地层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注浆法通常以注浆泵为动力源,将配置好的具有充塞胶结作用的浆液,通过注浆孔或注浆管注入岩土地层中,浆液以充填或扩散等形式驱走岩土孔隙或裂隙中的水,达到封堵裂隙,隔绝地下水的目的,或将松散岩土层胶结成整体,以减少岩土的渗透性,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加固和堵水的目的,然后进行井巷掘进工作
注浆法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1)按注浆工作与开挖掘砌的先后顺序分为预注浆法和后注浆法
(2)按使用的注浆材料分为水泥注浆,粘土注浆,化学注浆
(3)按注浆压力分为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两大类。静压注浆一般压力较低。通常所说的注浆泛指静压注浆,高压喷射注浆一般压力较高(20到70兆帕)流体在喷水外呈射流状
(4)按检验对土体的作用,机理分为充填注浆,渗透注浆,挤密注浆,劈裂注浆等
2.施工工艺
井筒注浆主要包括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和壁后注浆三类施工作业。地面预注浆通常是在建井准备期,在地面打注浆孔进行注浆。这种方法作业条件好,不占用施工工期,但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工作面预注浆是指在井巷掘进致离含水层一定距离,在预留止浆岩帽或浇筑混凝土止浆垫的条件下,从掘进工作面钻孔注浆,这种方法施工需占用施工工期,作业条件不如地面好,有高压水时需有防护装置。立井井筒穿过预测涌水量大于十立方每小时的含水岩层或破碎带时,应采用地面预注浆或工作面注浆等进行堵水或者加固。
1)地面预注浆
距地表小于一千米的裂隙含水岩层,当层数多、层间距又不大时,宜采用地面预注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