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刘备:我的光武之路 > 第九章 营生

第九章 营生

与他内心形成鲜明对比。

  他愤恨地劈砍,想要打碎一切枷锁。

  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忧愁越想越深,苦闷越积越多。

  纵然他把自己折腾的满身大汗,筋疲力尽,也毫无用处。

  刘备怅然掷剑于地,望着明月感慨:昭烈,昭烈!又怎会是好好先生呢?

  寒风吹过,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登时感觉全身又冰又凉。

  他转身回屋,走到半路时,猛然顿在原地,脑海中有灵光乍现。

  他想到今日刘元起说的春秋种粟,冬春种麦。

  他蓦然动身,快速在院子里踱步转圈,口中喃喃自语,浑然忘我。

  若非夜深人静,无人看见这一幕,否则定会让人认为刘备已着魔了。

  刚才脑中那道灵光,照亮了他漆黑的心灵,让他看见了一条赚钱之路。

  那就是小麦——面粉——面点。

  这个时代有小麦,有石磨,有面饼,但是没有馒头、包子。

  这意味着想要做成这件事难度不大,他只需要完成最后一步即可,也就是做出馒头。

  而他身为刘氏子弟,卢植门生,也能抗住馒头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越想眼睛越是发亮,觉得此事可行!

  “我只需要赚些钱,让自己,让身边人过的好些。”

  “我没有暴富的想法,若真碰到危险,我就交出配方!”

  “我的路不是从商赚钱,这只是一个跳板……”

  深冬的夜晚,刘备内心火热,情绪亢奋的在自家小院里走动,一个计划慢慢被酝酿而出。

  次日,一大早刘备就出门了。虽然一整夜没怎么睡眠,可他却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

  他来集市,走访了很多家商铺,询问起小麦价格。

  “一石麦在二百一十到二百二十钱之间。”

  这是走访后刘备得知的信息,而他手中有五万钱做本。

  这样我可以买:将近240石麦。注:一石按照120斤。

  他心中憧憬着,二百多石麦能做出多少馒头?一个馒头该赚多少钱?总共能赚多少钱?

  想到这些他欢心鼓舞,振奋不已。

  随后他一拍脑袋,想起还要磨面。然后他又跑去磨坊查探。

  结果让他欣喜,磨面收费并不贵。这意味着成本很低廉。

  “大有可为,大有可为!”

  他心中一半亢奋,一半冷静的重新回家,立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琢磨起来。

  他不断劝说自己,要稳健。“慢慢来,先买一石麦,先试做一下!”

  想到这样试错成本只需不到两百钱,刘备不再犹豫,再度冲出家门前去采购。

  这般进进出出,风风火火,把刘母惊呆了。

  当她看到刘备扛着跟他人一样大的麻袋,浑身沾满白黄色粉末,更加费解。

  刘备把面粉找地方放下,满脸欢喜道:“阿母,这东西就是孩儿想出的营生!”

  “孩儿无意中得知一种食物做法……”刘备兴奋的向刘母解说起来。

  什么用面粉和面,分成拳头大小的面团,然后再去蒸……

  说着说着,他突然卡壳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蒸笼还没有准备。而他只见过蒸笼,并不知道怎么做。

  这时刘母反倒来了兴趣,听的津津有味,见刘备不语,连忙追问道:“备儿,然后怎么做呢?”

  刘备苦笑着把蒸笼说了,并尽力把此物的样子和用途解释清楚。

  刘母听说这蒸笼是用竹子做的,目光发亮。

  “备儿!你忘了我们家之前是做什么的?”刘母很是自信,“只要这东西真有用,我们肯定能做出来!”

  刘备用力点头应诺,心中充满感慨。

  就这样,母子俩人开始摸索着制作蒸笼。

  在刘备的描绘下,刘母灵巧精湛的技艺下,他们历经了一些弯路与失败,最终成功做出了成品。

  每个蒸笼成圆形,外面用硬厚竹子做成,内里用竹皮编织,纵横交错。还可以层层叠加。

  刘备爱不释手的拿在手中反复观看,心中满是欢喜。

  “阿母,应该就是这样了!”他快活的说,“咱们再做几个,再做个盖子。”

  说做就做,有了成功的经验,二人很快就连续做出了多个蒸笼,这次质量更好,外观更好看。

  刘备把它们叠起来,退后几步观看,眼前的蒸笼与记忆中的蒸笼相互重叠,最后变成面前实实在在的蒸笼。

  母子二人酣畅的忙活一场,这时发现肚子早已饥饿的咕咕叫唤了。

  母子相视一笑,连忙准备饭食。

  吃饭时俩人不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