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刘备:我的光武之路 > 第九章 营生

第九章 营生

“母亲,这世道越来越乱了,外族年年抄掠我幽州,掳掠我汉家百姓,孩儿怎能袖手旁观?”

  “唉!”刘母长叹一声,闷闷不乐的前去做活。

  刘备神色黯然,也觉得心里不好受。

  但他知道有些事情无法避免,更深知绝不可安于现状,必须早日做出准备。

  他见家中还剩些竹席草鞋,就挑个担子前去售卖。

  进入集市后,四处一片热闹繁忙景象,很快就驱散他心中烦闷。

  他找了个摊位叫卖起来,转眼间就便宜出手,接着动身前往城外茅屋。

  在这里他受到孩童们的热烈欢迎,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他这段时间经历。

  这年他因为学业,来这边次数很少,但因为经济条件好了不少,对这些孩子照顾的更好了。

  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了自己衣服和鞋子,不必再像原先那般几人共穿一套衣服。

  刘备一一回答,然后仔细查看了各处情况,见锅碗瓢盆样样齐全,他心中欢喜。

  随后他跟老孟来到城郊漫步闲谈,听老孟讲起那些生活日常。

  这些事虽然普通平凡,却让刘备感到安心踏实。

  “孟老,如今卢师离去,我想做些生计赚钱,您可知什么好门路?”刘备认真请教道。

  老孟面色迷茫,手足无措道:“老朽只会打铁,种地。并不知有什么门路。”

  刘备并不失望,温言道:“若有好想法,请和我说。”

  接着刘备问了一些铁匠事务,发现老孟懂得选料,锻打,淬火,打磨。

  但问到炉子,鼓风这些老孟就一头雾水了,只知道如何使用,并不懂具体原理和构造。

  刘备暗暗叹息,他当前想要买来一处铁匠工坊,谈何容易?成本远远大于收获。

  况且即使准备好了铁匠作坊,又用什么盈利?曲辕犁吗?这东西拿出来恐怕是祸非福。

  刘备迷茫的返回家中,就这么日夜思索如何赚钱,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天。

  这日,刘元起在傍晚时分突然到访。

  暮色下天地苍茫,光线很暗。

  刘元起面对刘备的问礼,默不作声的点点头,拉着刘备一起进屋,整个人显得很阴沉。

  刘母见此紧张的绞起手,怔愣的站住不知所措。

  “嫂嫂,阿备!”刘元起长叹一声,丧气的坐下。

  “元起,出了何事?”刘母鼓起勇气问。

  “我有负所托,宗族只愿意卖回五十亩田。”

  “啊?……可是当初我们两百亩良田,只卖了十金啊?”刘母惊慌的问。

  “嗐!”刘元起摇头叹息,沉默了良久才道:“宗族做事太不近人情了!”

  刘备在旁牙关紧咬,双手握拳。

  他家小时候就被这宗族吃过一次,那时候他父亲刚去世,这些人就赶着来帮忙办丧事。

  丧事办完,他们家里也所剩无几了。

  如今想要赎买回原来贱卖的田地,却被这般刁难!

  “这个价格……”刘母纠结想着,“这个价格我去外面也能买五十亩田啊!”

  她心痛的叫喊一声,瘫坐在地。

  三人无言相对,沉默许久,刘备道:“五十亩就五十亩吧!”

  “毕竟是自家的田,宗族也能帮忙照看些。”

  “阿备!”刘元起语气感慨道:“你真是个好孩子,等你再大些,他们一定会后悔今日作为!”

  刘备心中升起一阵烦躁,总是说将来,他自己跟别人说,别人又跟他说。隐忍退让,委曲求全,何时是个头?

  但他还能如何?还能冲到族地祠堂去大吵大闹吗?

  弱者的叫喊无人在意!只会让人觉得吵闹。

  刘备深吸一口气,强笑道:“有了五十亩地,阿母往后也不用再劳累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叔父,还请劳烦您找些可靠的佃农前来耕作。”他起身恭敬请托。

  刘元起连忙答应,也顺着说起怎么规划这五十亩田,他准备春秋种粟,冬春种麦。

  刘母一听这些,立马来了兴趣,忘记了忧愁。跟刘元起你一言,我一句,专心讨论起来。

  刘备见此也放下心,心不在焉的坐着旁听。

  这些东西他本身就不懂,此时又满腹心事,自然无法参与。

  当夜,月光倾泻在他房间里,晶莹清澈,恍如水泉。

  刘备睁着眼睛无心睡眠,心中烦躁苦闷,唉声叹气的辗转反侧。

  最后他一轱辘坐起身,拿着木剑走到院子里,用力的挥舞起来。

  他试图把心中的忧愁烦闷统统挥出。

  静谧的夜色里,圆月高挂在当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