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越听眉头越皱,最后紧紧锁在一起,面沉如水。
“她也会教书?她都教了什么?” “这……”老孟茫然的挠挠头,“小老儿大字不识,哪里知道?” 刘备点点头,喊来一个机灵孩童,温和笑道:“阿勇啊!听说这段时间有人教你们读书?” 阿勇用力点头:“老师,是个美丽阿姊,人可好了!” 刘备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被人抄家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笑容和煦问:“她都教你们什么?” “恩……”阿勇沉吟道:“孝经!” 刘备一愣,这个回答跟他预想不同,随后他仔细询问了教学内容,竟然真的只是孝经。 他打发走阿勇,“孟老,这个女子一般何时来?我想见见她。” “这不固定,有时来的很勤,天天都来,有时隔好几天都不来呢!” 刘备见此,只好吩咐,一有此女消息,就立即通知他。 随后他安顿好阎柔,动身离去。 刚刚到家,就见刘元起和刘怀安、刘子敬正在等他。 这四人围坐在火炉旁,有说有笑,气氛和谐。 刘元起见到刘备,立马站起身,笑着向他招招手。 刘备向众人见礼,然后坐在刘母身旁。 “阿备,听说你这次前往上谷乌桓,闯下好大名头?”刘元起迫不及待的发问,神情满是惊喜。 刘备刚准备谦虚推让,刘怀安就正色道:“备儿,这事你如实跟我们说,这次是家公让我们来问话的。” 他心中一怔,游目察看,见三人面色凝重,神色认真。 他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当下如实的把此去乌桓经历复述一遍。 三人凝神倾听,过程中神色各异。 其中刘子敬多次打断刘备,提出问题,望向刘备的眼中充满怀疑。 然而随着刘备述说,他的问题越来越少,眼中的怀疑逐渐变成了愕然,最后彻底没了声音。 “好啊!”刘元起一下跳起身,激动的搂住刘备,“阿备,当真非常人也!” 刘怀安也赞叹道:“确实了不起,往日总听别人说起那些俊杰传闻,每次听到都让人神往,不想这回轮到我们自家人了!” 言毕,他郑重的站起身,对刘备母子道:“若此事如实……我看八九不离十。” “今后阿备就是我们涿县刘氏最出色的子弟,宗族再是愚钝,也不会对此不闻不问!” “阿备,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刘备思忖片刻道:“备深感胡人猖狂!想入伍从军,上阵杀胡!” 几人对视一眼,刘怀安点点头又摇摇头。 “备儿,你有此志向,当真难得,我很佩服。但军中情况你有所不知……这不是一条好路。” 随后他告诉刘备,当前武人社会地位很低,经常被人戏谑的称呼为:老革,兵子。 相比于文人,处于绝对性的劣势。 而且晋升十分艰难,那怕你出生入死赢得了战功,可最终真正落自己手上的,寥寥无几。 “凭我们宗族能力,若你非要从军,顶多只能帮你运作为屯长。” “到时候生死操之人手,手中士卒也多是罪人和劳役百姓,战力微弱。” 刘备蹙起眉头,这些倒是他不了解的,看来他先前想简单了。“那侄儿若去居庸关如何?” “纵然那田司马再是赏识你,他也只是一个司马,凡军候以上职位,他都无法做主。” 见这条路也不被看好,刘备躬身求教:“叔父,那备该如何行事?” 刘元起笑道:“备儿,你是卢植门生,如今又有了名望,正应该请他帮忙。” “若能凭此举孝廉,将来入朝为郎,宗族再倾尽全力为你谋一县令……” “也许此生有望郡守……我刘氏也能有复兴之机。” “若是不能举孝廉呢?”刘备冷静的问。 “哼!”刘子敬冷笑道:“若是不能举孝廉,你就老老实实去县里为吏,等待时机,也许过几年就能轮到你了。” 刘元起很不喜欢刘子敬的态度,但他也觉得这话没错,所以轻叹一声,点头附和。 “其实在郡县做事,对你最为有利。我们可以尽量把你安置到兵事职位,将来若有功劳,也能保得住。”刘怀安建议道。 见话说的差不多,三人都看向刘备,等他回答。 刘备认真的思忖半响,躬身拜谢:“多谢叔父提点,备过几日就去拜访卢氏。” 见刘备没有固执己见,也能听进去劝说,不像一般少年那样轻狂,让他们三人都露出笑意。 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