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刺史(三合一)
杜六郎不相信刘道长的话,夜里行凶的恐惧与无法顺利达成目的的焦躁交织,耐性消磨殆尽。
刘道长坚持不给,杜六郎怒骂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
尖锐冰冷的细针穿过头皮,刺痛蔓延,刘道长死不瞑目。
当他拿针无情刺进女童头顶时,应当没想到他会以同样的方式死去,还是死在两个愚昧无知的庄稼汉手里。
杜家父子拔出针,喜滋滋离开,回家立刻倒碗冷水,咕噜咕噜咽入腹中,身体似乎真的发生变化,缓缓发起热。
二人惊奇对视一眼,爬上.床休息,对未来充满期待。
杜父合上双眼,脑海中闪过几张脸。
东家大娘贤惠,不过相貌平平无奇。
西家二娘漂亮,但是性子娇纵。
那苏家三娘贤惠又漂亮,可惜底下有好几个弟弟,容易贴补娘家,也不选。
杜父想着各家容貌美丽的娘子,任由自己挑选,他越想越激动,顿时嫌弃身边熟睡的妻子。
年纪大,脾气坏,没给他杜家多生几个孩子,还不许他找别人生。
就是娶她过门,扰得他家宅不宁。
她年轻的时候撺掇分家,他无奈远离老母亲,落得不孝的名声。等她年纪上来,满肚子坏水折腾儿媳,人家好端端的日子不过,怀着孩子外逃……桩桩件件,总之糟糕透顶。
他越看越不满意,只不过她嫁过来这么多年,街坊邻居都熟识,自己没有合适的理由休弃她。
难题倏地横在眼前,杜父睁着眼睛,心里烦乱,一个念头闪过,恶向胆边生,手掌朝妻子的脖颈伸过去。
不断用力,用力,捏断细长的脖子。
杜母喘不上气,憋醒过来,胸腔快要炸开,本能四肢并用地奋力挣扎,可脖颈处断绝她生机的那只铁手纹丝不动。
她瞪大眼睛,喉咙里发出粗哑难听的断音,野兽似的。
很快,杜母手脚软垂,响动声消失,屋子里只剩杜父粗重的喘.息。
半晌后他放开手,试探杜母鼻息,确定她死透,身体一抖,脱力仰躺在旁边,大口大口喘气,耳朵里是自己急促的心跳声,鬓发间汗水直流。
林氏离开以后,她这个做婆母的做活累倒,没多久就病死,都怪林氏……
杜父这样想着,心怦怦跳,沈沈睡过去。
他的美梦做到一半,调查刘道长之死的官差根据线索登门,哪知竟然在杜家意外发现杜母的尸身,当即把父子二人捉拿回去。
“我只想取点灵血,刘道长法力深厚,怎会那么容易就死了?”杜父辩解道,对刘道长的死亡感到十分意外。
办案的官吏冷声道:“灵血之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长针刺入头顶,必死无疑。”
天呐,那他岂不是白杀妻子了!
杜父张大嘴巴,天崩地裂似的。
紧接着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坐监,流放,斩首,他疯狂摇头,哭天抢地,大喊冤枉,声称自己是上当受骗,给自己脱罪,他没想杀死刘道长和妻子。
林州刺史拿到案卷万分无语,“正道不走,偏走邪门歪道,刘道长如若真能保生送子,还会屈居於林州?”
随意看了两眼,林州刺史签署自己的名字,撒手丢开,“日后这种案子别再往我这里拿。”
此案还有部分疑点没解开,比如那个扬州富商。可他们刺史在林州是出了名的清傲,不喜欢这些因家庭纠纷酿成的惨案,认为格调不高,底下官吏不敢细说具体情况,匆匆结案。
官府拿刘道长和杜家做警示,刘道长招摇撞骗,自取灭亡,杜家父子鬼迷心窍,秋后问斩,送杜家稚子去叔父家生活。
“我早说那道士是骗人的,生男生女由得了他一个大男人做主?”事后诸葛亮清醒发言。
“这杜家父子也是狠呐,竟然敢动手杀人……”
“真看不出来,平时老实巴交的。唉,也怪他家媳妇林氏肚子不争气,过门几年才生一儿一女,他们想多要几个孩子,一时糊涂,犯下大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何至於到斩首的地步?如果林氏多生一两个孩子,杜家也不会变成这样,真是可怜呐。”
“说来还是怪林氏,如果她多子,她不跑,杜家父子哪能鬼迷心窍,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这就是娶错媳妇的下场啊!”
“还有林氏那个婆母,整日凶得很,我要是杜六郎和他爹,我也受不了,父子俩多半是受她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