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和开国女帝互换后 > 允草市

允草市

沈卓君这样的小娘子都比他先做官,不免动起歪心思,只要官位空缺够多,不就多出几个机会吗!

霎时间,检举之风盛行,徐景隔三差五就收到官员犯罪的证据,朝中大小官员接二连三丢官罢职,朝堂不正之风为之肃清,只是朝臣中间对徐景的怨气越来越大,那些丢了官的人全部跑到赵王那里示好。

朝廷官员变动,百姓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长安周边都修好路,进城方便,道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多起来,那些心思活络的百姓看到商机,在道路两侧摆摊贩卖果茶吃食,或是逗趣的小玩意儿。

起初官府会驱赶,然而百姓坚持不懈,等差役走远,他们又冒头重新摆摊,见驱赶无用,官府就放任自流了,哪知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形成草市,不得不上报处置。

徐景认为草市无伤大雅,沈吟道:“既然先前官府已经几次驱赶,仍是无用,堵不如疏,不如允开草市,只要没有阻挡道路通行就好。”

朝臣犹豫片刻,想想近些时日来官位调动频繁,没人敢吭声反对。

秋后,长宁县主的奏折送至京师,喜报蜀地番薯丰收,亩产二十石馀,满堂震惊,纷纷瞪大眼睛,一般田亩不过五石,长宁县主此话未免太过夸大,为立功刻意吹嘘。

徐景派人前去核查,不仅蜀地亩产过二十石,豫州的怀德丶武阳丶义城和青州的宁石丶安业几地收成更好,尤其豫州,甚至亩产能到二十五石,长宁县主还报低了。

今岁免税,种植番薯的农户笑得合不拢嘴,仅仅花费一年的光景,就够他们吃好几年。

义阳王所设计的灾荒没实现,反而米价下跌,所囤的粮食派不上用场,赵王等待的机会也飞走,赵王拍案怒道:“徐畅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东西,被雷劈死真便宜他了!”

近臣上前抚顺赵王的怒气,劝道:“殿下不必忧虑,常言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此时圣上心满意得,说不得即是咱们的机会。”

赵王迅速冷静,他等待多年,不差这一时半刻,皇帝事事皆顺,必定桀骜自恃,不听臣下劝告一意孤行,人心离散,他起事的时机自然而然到来。

今年粮食丰收,草市兴荣,百姓欢欢喜喜过冬,程香颂这里办保幼堂,收留被遗弃的女婴,名声远扬,百姓私底下议论,林州刺史不做事,索性让程香颂做刺史,他们的日子能更好过些。

林州刺史听这话气歪嘴,回到官衙大发雷霆,在他身边侍奉的官吏战战兢兢,心里默默祈祷林州刺史尽早调走,若是程香颂做刺史,他们跟着程香颂做事,早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劳,得到多少奖赏。

在没本事的刺史手底下干活,没前途。

身边官吏的态度明显有所转变,林州刺史气得不行,将众人轰出去,放狠话:“既然你们神魂都飘去程香颂那里,那也不用再待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了,惹人厌烦,快滚出去,不要回来找我!”

官吏们面面相觑,松一口气,忙不叠逃走,这可是刺史亲口说的,他们听令行事而已。

杂乱的脚步声远去,林州刺史打开门,定睛看去,空空荡荡,竟然无一人留下,当即两眼抹黑,四脚朝天,栽倒在门口,两个时辰后才被打扫庭院的杂役发现,几人擡着送回家宅。

官吏们齐齐来到程香颂跟前,程香颂惊诧地张了张嘴,问道:“诸位同僚,这是做什么?”

“听闻团练公务繁忙,人手不足,使君发了话,命下官们前来团练这里做事,任凭团练差遣,为团练分忧。”官吏们躬身,满脸笑意,做小伏低。

程香颂怔怔地干笑,心道他们和林州刺史有矛盾,将火引到她这里来,她低头沈思半晌,抛出难题好叫他们知难而退:“使君如此好意,盛情难却,正好我为一事苦恼,不知诸位前来可否帮衬一二?”

“团练尽管道来,上刀山,下火海,凡是下官力所能及,必不推辞。”

程香颂闻言,面色轻松,笑道:“其实此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朝廷设立女学,可我来林州这些时日,却见女学要么荒废空置,要么里头坐满男童,我想如若诸位出面,官府严格要求,其次回到家中劝说亲友,那么女学之兴指日可待。”

众人呆立,嘴里的话语凝滞,迟疑转头互相看一眼,暗中计量此事。

无疑,这是一个邀功请赏的好机会,其他地方女学不兴,而他们林州这里依照圣意兴办女学,繁荣发展,岂不就是足以升官的功劳!

但此事难度也不小,要办成颇费力气,还容易惹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