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后世-考试重点+热搜
“5月26日,会议表决通过,批准任命徐婧为十一区领导者……决定免去许汇盈十九区领导者职务。”
窗户外面正在跑操,一二一的口号声盖过广播,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从这周开始调整安排,老师讲解完一周一考的试卷,剩馀时间自习,大课间取消跑操,可以留在教室听广播,也可以出去自由活动。
跑步声传进教室里,班长起身去关窗,午间学生趴倒一片,空气里死气沈沈,广播里的热点新闻从众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留下半点印象。
铃声响起,埋头睡觉的学生不情不愿坐起来,迷迷瞪瞪的,还想再睡,可是外面有年级组的老师巡查,要睡也得端正姿势偷偷睡。
历史老师是刚毕业几年的小年轻,尚有活力,腋下夹着一沓试卷,手里拿课本,精神奕奕地进门。
“教室里一股人味儿,课间多出去活动活动,闷在里面不觉得难受吗?”历史老师直接走过去开窗通风,等学生清醒一点,她站在讲台上说:“大家再坚持几天,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查漏补缺,不要松懈。昨天我去阅卷,发现有几个历史事件大家不是特别清楚,导致前三道选择题的准确率特别低,还有最后一道主观题,分数普遍不太高。”
“你答错别人答对,一分又一分,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栽在这里太可惜了,这几道题的分数每个人必须拿到手。”历史老师提高声调,激情昂扬。
同学们一听这话就知道又要背了,纷纷面露苦色。
历史老师自顾自地补充道:“首先是番薯这道题,考察夏朝粮食作物的引进,我现在梳理它的发展历程,大家动笔记一下,划表格,时间丶人物丶内容丶目的和意义写清楚,后三者要求背诵,不要混淆。”
“徐荣引进番薯意义重大,最开始是在蜀州和豫青两州部分地区种植,这里注意,豫州和青州并非全覆盖,遇到说全部地区的选项第一时间排除,我不希望看到有人掉进这样的坑,完全不应该的。好,徐荣之后是曹幼芝和蒋如意,她们二人研究双穗稻,双穗稻的进步性和缺陷需要背诵,今年很有可能会考,格外留心。”
底下响起一阵悲呼:“徐夏王朝考察的东西太多了吧,手都抄酸了,还年年考,翻来覆去考,实在没新招数就开始抠细节,出题组坏得很!”
历史老师失笑道:“记好了吗?徐夏王朝是历史重要转折点,大家放心,细节题和大题肯定都会出的,哪个也逃不掉,别抱着不会考的心思偷懒,重点看程香颂变法和杜延善出海剿匪两部分,这二者之间必考一道主观大题。”
等老师走后,学生们默默翻书,背诵夏朝知识点,不仅历史会考,甚至其他科目也离不开它,总之背就是了。
徐荣,稷山长公主之女,赈灾救荒有功初封长宁县主,同研制火.炮的胡三娘及娘子军出海剿匪,带回番薯,得封长宁郡王,主持所有种植推广事宜,加封蜀王,是夏朝第一个封王的宗室出女,打破了惯例,从此公主及其子女亦享有继承权,可以参加宗室考试。
随着宗室考试制度的完善,其内容更加偏向世人轻视的“奇技淫巧”,与科举考察内容形成补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富有闲暇和金钱的宗室埋头钻研科技,形成科研团体,推动社会发展。
徐贺将老师勾画的重点背得滚瓜烂熟,重新过课本,眼光瞥过阮绣娘保幼堂和杨飞仙戏剧,内容比较杂乱,看起来头疼,去年刚考过,今年应当不会再考,她匆匆扫几眼就翻过去。
直到考场上,徐贺拿到试卷,对着题目默默无语,只见漆黑的印刷字体明晃晃要求她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作文,材料内容正是阮绣娘和杨飞仙的事迹。
阮绣娘是妇幼保护协会的会长,杨飞仙是戏剧大家,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有什么共同处?
徐贺头疼,考场上时间紧迫,她只能套用各种高大上的立意,围绕自强不息等方面硬着头皮编,赶在交卷前,匆匆写完作文。
铃响,考试结束,停笔交卷,徐贺随人流出考场,身边都在议论作文题目,全都在哀嚎今年出题偏怪。
中午吃饭间隙,徐贺打开手机,看到热搜上高高挂着阮绣娘和杨飞仙的名字,点进去,猝不及防跳出各辅导机构的发布内容,截图证明自己押题准确,在考试前就讲解过阮绣娘和杨飞仙的生平介绍,底下还贴心地附增详细解析。
解析和自己的答案压根不挨边,徐贺倒吸一口凉气,头晕脑胀,赶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