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天飞传3 > 84沛县之战

84沛县之战

话说夹河之战以后,平燕布政司尚书暴昭和谋士铁弦设计铜雀双锁阵迎接燕王朱棣,调吴杰、平安镇守真定,调盛庸、李黄彦镇守德州,朱棣被盛庸、平安军封锁在冀南,由于远离城池北平,朱棣手中的军马粮草吃紧,与南军打仗显得十分困难。

南军德州的营地,日色已近黄昏,训练场上戎马倥偬,战士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为荡平燕寇作准备,营帐内平燕将军盛庸和他的副手参将李黄彦正在商议军事。

盛庸作为军队的主心骨,率先分析了燕军的局势:“李副将,依据盛某看来,燕王朱棣手下的精兵强将颇多,余认为张玉、谭渊可算拔得头筹,可惜张玉在东昌之战中战死,谭渊又在夹河之战中新丧,燕王朱棣手下的其余将领,我认为值得忌惮的,恐怕只有左青龙朱能、右白虎李彬了。”

李黄彦对盛庸的分析点头称是,赞许地说道:“盛将军所言极是,燕军中的朱能和李彬的确比较抗打,可依属下之见,燕军中前朱雀徐忠、后玄武房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盛庸听完李黄彦的话,肯定地说道:“李副将补充的甚是,徐忠、房宽作为燕军中的前军和后军首领,他俩的军事才能自然也是出类拔萃的。两军对垒,先斩敌将,所以朱能、李彬、徐忠、房宽这四个人将是我们的重点打击对象。”

李黄彦听完盛庸的话,问道:“盛将军,我们刚才分析了燕军的将领分布情况,那么接下来不知道您对南军和燕军的对局有什么看法呢?”

盛庸听完李黄彦的问题,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到:“夹河之战天公不作美,本来两军势均力敌,想不到突然刮起东北风让我军战事急转直下,士兵伤亡惨重,只得退守德州。如今我军在夹河之战中新败,士气沮丧,我们必须尽快打出一个胜仗来提升士气。”

李黄彦听盛庸说要尽快打出一个胜仗,于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带兵打仗讲究出奇制胜,讲究以己之强攻敌之弱。分析我军和燕军的兵力分布特点,盛将军和我驻扎在德州,吴杰、平安将军驻扎在真定,燕军的兵力主要分布在邯郸一带,而燕军的粮草正要从北平源源不断地向邯郸发出。盛将军,不知道你对这种兵力分布有什么看法?”

盛庸拿起地图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燕军的粮草从北平发出,运往邯郸,而我们南军的驻扎地德州和真定正好在这条运粮线的两侧,如果我们发兵去扼燕饷道,必定能出奇制胜,使燕军的北平和邯郸首尾不能相接。”盛庸沉吟了一会儿,又说道:“只是我们该从哪个地方去攻击燕军的粮道好呢?”

李黄彦见盛庸犹豫不决,便自告奋勇地说道:“盛将军,我认为位于北平和邯郸之间的衡水是进攻燕军粮道的好地方,并且末将愿意带兵前往衡水劫掠燕军粮道,重振我军声威!”

盛庸见李黄彦说话的神态十分诚恳,便允诺了李黄彦带兵出征的要求,并立下军令状,要求李黄彦务必凯旋归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李黄彦带兵前往衡水劫掠燕兵粮道,想不到在衡水遭到了朱棣手下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员大将的伏击,原来朱棣自知“三军未发,粮草先行”,粮草和粮道对一个军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朱棣对从北平到邯郸的这段粮道格外重视,料到敌人可能从衡水攻击自己的粮道,便提前在衡水设下埋伏,想不到李黄彦果然中计。李黄彦本来是一员猛将,可惜在衡水遭到了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人的团战,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李黄彦被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人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那场面非常狼狈,真是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幸亏李黄彦的大长腿跑得很快,才侥幸从衡水逃回德州,保住了一条小命。吴杰、平安从真定向衡水发出的劫掠粮道的军队本来打算与李黄彦从德州带来的军队在衡水汇合,可是他们来的时候恰逢李黄彦战败而逃,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人率领的燕军又气势如虹,吴杰、平安军无心恋战,匆忙撤军回真定去了。再说李黄彦逃回德州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李黄彦带兵出征扼燕饷道不克,被盛庸依据军令状停职记过处分了。

燕王朱棣听说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四人在衡水打赢了粮道保卫战,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幸亏朱棣提前预料到南军会偷袭衡水,截断燕军粮道,并提前在衡水设下埋伏,这才是燕军打赢粮道保卫战的关键。朱棣击溃了南军对衡水的偷袭以后,对北平到邯郸的这条粮道依旧感到非常重视,为了防止南军再次截断自己的粮道,朱棣打算和建文帝朱允炆谈判。

朱棣于是召集诸将开会说道:“自从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