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秘密被发现,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他用沉默和拒绝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但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参加了一次小型的绘画展览。
在展览上,他的黑白画作被挂在展厅的一角,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独特的绘画风格所吸引。人们站在他的画作前,久久驻足,低声讨论着画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人对他独特的光影运用赞不绝口,有人被他画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所打动。这让苏然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喜悦,那种久违的成就感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了他黑暗的内心世界。他开始主动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内心的感受。他发现,原来有很多人都在艺术的道路上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他并不孤单。
随着治疗的深入,苏然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他对色彩的疼痛联觉反应越来越小,自残的行为也逐渐减少。他开始重新热爱生活,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他会在闲暇时去公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会和新结识的朋友一起去看画展,交流艺术的感悟;会尝试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重新探索生活的乐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治疗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苏然在参观一个大型艺术展览时,看到一幅色彩极其鲜艳的画作。那强烈的色彩冲击瞬间打破了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心理防线,他突然旧病复发,那种强烈的疼痛再次向他袭来,让他瞬间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他又开始用刀片伤害自己,手臂上布满了新的伤痕,那些伤痕就像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刻在他的身体上,也刻在他的心里。
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满脸憔悴,眼神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助。他的头发更加凌乱,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痛苦。“方医生,我是不是永远都好不了了?我是不是注定要被这种痛苦折磨一辈子?”他绝望地问我,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我坚定地看着他,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苏然,这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次反复,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找出问题的根源,一定可以克服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们一起回顾了这次发病的经过,发现是他内心深处对自己色盲身份的恐惧和对色彩的过度在意引发了这次危机。他虽然在表面上逐渐接受了黑白绘画,但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感知色彩,这种矛盾和挣扎在看到那幅鲜艳画作时被彻底激发出来。于是,我引导他直面自己的内心恐惧,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色盲是他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定义他的全部,他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远比色彩本身更加珍贵。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我加入了更多的认知行为疗法。我帮助苏然识别和改变那些对自己和色彩的不合理认知,让他明白,色彩只是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认知重建计划,通过日常的练习和反思,让他逐渐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同时,我还鼓
喜欢心理医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