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证据确凿!这个诗仙太毒了!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好似有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人都笼罩其中。
殿外乌云密布,沉沉地压向紫禁城,偶尔传来的几声闷雷,更添几分紧张与压抑。
狂风呼啸着拍打着殿外的门窗,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朝堂对峙而躁动不安。
女帝高坐龙椅,神色冷厉,目光如炬。“传一众考官上殿!”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一众考官战战兢兢地走进殿内,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主考官张衡臣身形颤抖,额头紧贴地面,汗水不断从鬓角渗出。
李肃卿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此次舞弊案如此严重,翰林编修张衡臣身为主考官,难辞其咎。定是他监管不力,甚至可能参与其中,才导致这般乱象!”他说得义正言辞,脸上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急切。
徐少湖也立刻附和,脸上带着惋惜的神情:“臣附议,主考官张衡臣责任重大,理应严查!”他微微低头,眼中却暗藏算计。
面对左相与右相的联手指责,张衡臣却依旧镇定,甚至面无表情,连出言辩解的想法都没有。
若非陆子安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甚至都不想理会这些腌臜事情,老老实实地在家里研读经史典籍,这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陆川从殿外走进,身姿挺拔,神色沉稳,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自信与坚毅。
“陛下,臣有本奏!”
只见他双手缓缓从袖中掏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奏章,那奏章的纸张微微泛黄,边缘还有些褶皱,显然被人反复看过。他高举奏章,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中有力地回响:“陛下,张大人早就向陛下奏报过舞弊一事,这便是铁证!”
“只是碍于贡院被封禁,且此事牵扯太深,奏章这才未能及时送达御前。”
女帝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呈上来。”
随着女帝一声令下,一名小太监快步上前,陆子安小心翼翼地将奏章递到小太监手中,还不忘轻轻叮嘱:“务必呈到陛下手中。”小太监双手捧着奏章,一路小跑,将其恭敬地呈到女帝面前。女帝伸出手,手指轻轻捻起奏章,缓缓展开,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脸色愈发阴沉。
李肃卿和徐少湖两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同被抽去了所有血色。
李肃卿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死死地盯着女帝手中的奏章,仿佛那是什么要命的凶器,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身体微微颤抖,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徐少湖则是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了几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其他大臣们朝堂上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愕与震惊。有的大臣张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拢,眼中写满了不可思议;有的大臣眉头紧皱,一脸的凝重,似乎在思索这件事会带来的影响;还有的大臣面露幸灾乐祸之色,悄悄打量着李肃卿和徐少湖,仿佛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周延儒等陪考官听到陆子安的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周延儒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眼神空洞,充满了绝望。李至刚则是满脸冷汗,哆哆嗦嗦地抬起手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张衡臣这时也开了口,原本低垂的头猛地抬了起来,朗声道:“陛下明鉴,会试开考当夜,臣便发现有人暗中通过继烛的方式,内外勾结联手舞弊,因此准备连夜上奏,后经陆史官提醒,不得打草惊蛇……”
话听到这儿,群臣也渐渐地反应了过来,目光聚焦在陆川身上。
这个诗仙陆子安,还真是好狠的手段,好毒的心啊!
他明知道继烛舞弊,却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暗中偷换了这些人舞弊的答卷,一手炮制出了这场惊天丑闻,将上百名舞弊考生一网打尽!
李肃卿和徐少湖眸光锐利,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他们恨不得将这陆子安给碎尸万段。
但陆川却并未就此停下,他神色严肃,转身面向众人,双手又缓缓伸进怀中,这一次,他掏出了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包裹。
他动作沉稳地打开油纸,里面露出几封信件、一些小纸条和几截特殊的蜡烛。他拿起其中一截蜡烛,展示给众人,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