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去舟 > 分卷阅读381

分卷阅读381

骑何时有了这养花的爱好?”

殷陈将花放在窗边放着书简的架子上,又想起一事,“公孙丞相听闻我为淳于先生的徒儿,叫我去给他瞧瞧病症。”

“要我同你去吗?”

“不必,你不是不惯与人打交道吗?况且,我可是天下最好的殷医者。”殷陈撩水进盆中,朝他笑笑。

第二日,她带着契据尔往丞相府去。

公孙弘年近八十,依旧保持着大学者的谦逊。元朔五年薛泽被免职丞相后,他由御史大夫升任丞相之位。

为相两年间屡举贤良,躬行节俭,世人皆称其贤良。

殷陈给他探了脉,又看了看眼神。

“听闻丞相冬日时生了一场大病,是那时留下的病根?”殷陈因问道。

“医者敏锐,去岁淮南王细作往我的饭食中下了毒,虽及时解了毒,但却仍是缠绵病榻,开春以来更是不可控了,因此才烦扰医者。”

殷陈宽慰几句,嘱咐了饮食等问题。

又劝公孙弘好好养病。

见到霍去病,她将此疑点告知霍去病。

霍去病眉头紧蹙,“你怀疑去岁的细作并不全是淮南王的人?”

“可淮南的人全数都已经斩了。”

“不,还有一个人。”

殷陈遽然抬眼,“此人会是我们抓住李蔡把柄的关键?”

第166章 “君侯可知,这世上最夺命的便是成为上位者的手中刀。”

这日阿大回到侯宅, 将一封密信交到霍去病手中,“君侯, 属下查到了一些知道殷姑子身世之事的故人,她有一密信交给君侯。”

霍去病抽出竹管中的迷信,只见其上写道:“弃子再回长安,或是搅乱风云,或是再沦为弃子。”

阿大又道:“她说,君侯若要见她,须得尽快。”

霍去病当即打马出城,追寻随信上地址而去。

那是个偏僻的村子, 他打马进了村落,道旁的村人似是没见过这般贵人, 皆怯生生不敢直视他。

他径直走到一个破屋前。

那门是开着的, 屋中没有点灯, 一个佝偻的黑影坐在昏暗的屋中, 残破的窗棂漏进来的光柱打在此人花白的发上,面容看不真切。

霍去病站在屋外先是抬手在门上叩了三下,才抬步跨进屋中,立在离老妪数步之远的地方,朝她所在揖了一礼,才道:“请问, 可是阁下邀我来此相见?”

老妪似是早料到他会来, 犹自垂着眼,声音沙哑苍老,“这般年轻。”但又似喃喃自语地接下话去, “也对,若不是少年人, 怎会有这般勇气来追寻真相?”

霍去病对她这番评价不置可否,环视屋中环境,只见屋中满是尘灰,案歪席破,角落的一个箱子上搁着布满尘灰的残破面具,他轻蹙眉头,“阁下是巫者?”

老妪并不意外,笑道:“哦,还是个极聪明的少年人。”

霍去病只当她承认了,巫者,他想到了那个被腰斩的巫女楚服,又道:“请问阁下与巫者楚服是何关系?”

老妪似是有些惊愕,微微抬起下巴,那张一直看不真切的脸终于暴露在光线中,“我便是楚服。”

那张脸已经垂垂老矣,尽是时光留下的刻痕,说话间,牵动这颊边松垮垂下的肉皮,那张皮就如一件不合身的衣裳,套在她的头颅之上。

“楚服?”霍去病曾见过楚服,那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眼前之人却已是风烛残年。

老妪笑了一声,“少年郎,可要听我给你说一个故事?”

交谈间,霍去病抬步走近她,在窗棂漏进来的光线中,瞥见老妪面上一双瞳孔灰白,原是个目盲者。

霍去病忍着不适将几枚金币放在案上,“阁下的故事,可与我想知道的事有关?”

老妪摸过金币,在指间摩挲了几下,又放回原位,摸过杯子倒了杯水推到霍去病面前。

案上原本覆着的一层薄灰被她的衣袖拂过,漂浮在空中,她面朝窗棂,将斜进屋中的阳光给自己渡上一层金光,“你听完这个故事,便知道了。”

光柱间那些大小不一的灰尘渐渐落下,在老妪轻缓的苍老的音调中,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逐渐揭开。

建元三年的八月,宫中有诏令,王太后头疾频发,召集天下名医,巫者进宫诊治。

楚服便是这时候被诏进宫的。

那日,她与河东义女医被请到椒房殿时,只见椒房殿中宫人林立,严阵以待。

二人被一个宫人请到内殿,甫一进入内殿,盈鼻便是一股浓重的艾香。

“请二位医者往内去。”宫人说完即刻退下,将内殿门掩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