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两子挥落在地,有棋子散落在赵祈面前,他拿在手里,冰寒彻骨。
这次秋狩,皇上早已料到太子必会趁此时机有所动静,甚至老二那个昏头的没准也在暗中谋划,等卜安来报太子于山林中安排死士,他更是心如明镜,没想到太子却自己登上了戏台,演了一出子救父,臣救君的好戏。
这个一辈子都让皇上不甚满意的太子,最后拼着一死,终于是恶心了他一把。
他想踩着皇上留名,皇上偏偏不遂他的愿。
“小六,太子白日浓烟入肺,夜中召你叙话时发病,不治而亡,朕要你护送太子棺椁回京,为稳朝中,不可宣扬。”
“朕悲痛欲绝,太子入陵前不欲回京,更不愿天下人与朕同悲,不必停灵,送南山葬。”
“卜安,伺候笔墨,朕要下旨封善郡王为亲王,彻查齐原郡张家不法一事,念及庄慎皇后,朕不忍见其族人为奴为役,若薛海翼所参为实,则张家满门,尽皆处死。”
赵祈从未那么清晰的认识到,皇上是天子,不是父亲。
若他尚有一丝为人父的良心,都不会在儿子的遗体旁下令诛杀他的母族。*
第66章 孟侧妃,可还记得我?
孟初被怡兰急声唤醒时还半梦半醒, 怡兰一向稳重,平日都是隔屏风轻轻喊一声,从没见这般过, 总不能是因为她这一觉睡了太久。
“……今日阴雨吗。”外面瞧着黑蒙蒙的, 一点光都没有, 孟初伸手摸了摸身旁,被褥里是凉的, 赵祈不知是起太早, 还是昨夜就没回来。
“主子, 太子薨了。”
这句话让孟初彻底清醒, 她立刻下了床榻,“去找素色衣裙, 把帐子前的彩帆都收起来。”
怡兰一边侍候她梳洗,一边把事情交代清楚, “殿下吩咐人回来交代,主子您收拾完就上车舆, 殿下今日便护送太子棺椁回京。”又悄声道:“太子是当着殿下的面薨的, 听说还是因昨日那场山火, 虽然当时太子无事,可不过是发作的慢些。”
孟初总觉有哪里不对,“只咱们回去?”
怡兰也是一愣, “……说是皇上悲痛,其他郡王要伴驾侍疾。”其它的元德公公是一句也没多说。
直到孟初她们收拾好, 天色都还未亮, 禁卫肃穆, 太子的棺椁在最前由四马齐驾并驱,赵祈策马在旁, 她匆匆一眼,只看到他沉默的侧脸。
明明动静不小,但营地帐子都是漆黑一片,没有任何烛光。
赵祈拿了一把纸钱洒落在棺椁上,地面是昨夜雨水下完泥泞的路,雪白的纸钱落在上面,下一刻就被启程的马蹄踩入泥中。
黄盖白幡,无丧乐相送,唯有禁军甲胄碰撞的冰冷金鸣声,卜安双手捧太子佩剑于棺椁旁,赵祈垂下眼睑。
“卜公公真乃忠仆,是要和本王,一起为太子送行吗?”
卜安捧剑举于头顶,他欲言其它,却被赵祈探手拿起太子佩剑,剑鞘落寒光现,卜安知道,这是不许他走这一趟了。
他退后一步跪伏在地,未发一言。
.
“殿下,太子棺椁已行。”
赵祾举起一杯酒,泼洒在地毯上,那从未出生时便压他一头的太子没了,可似乎又有一担石块压在他肩上,恨意仍在,恩怨却消,他绝不会如太子这般下场。
“传令,凡鸿亲王府之人,皆臂系白布。”
来人想说不可,皇上刚暗中遣曹顺不许众人有哀容,殿下如此,恐引圣怒,却在对上赵祾冰冷的眸光后哑然,。
待行至南山下,赵祈才入了车舆,怡兰原本还在一旁候着,待大概三息,没听殿下和主子说话,便知是有要紧事,立刻退下了。
孟初先一步问他,“这是何处?我们不回京吗?”若是回京,绝不会走这条路,再往这个方向往前走,便是他们去乌州的那条路了。
“皇上有旨,不必回京停灵,将太子葬于南山。”
孟初几乎要脱口而出一句荒唐,南山葬的是皇室中人不假,可哪怕是她长于深闺也知道,这里葬的是前朝皇室,陇朝建立时为彰显恩德,留南山至今,可太子怎么会被葬此处。
车舆外是禁军,赵祈握紧她的手,“近年来偶有前朝逆党作祟,太子生前曾留遗愿,自请于此。”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孟初反握住他,心里的那些猜想似乎渐渐被证实。
无论太子是死因为何,总离不开皇权二字,既然这些亲王郡王中注定有一个人会登上那个位置,她只希望会是赵祈,脖子上横着的那把刀,不能交到任何人手里。
.
太子在秋狩中薨逝已然是朝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