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沦为鳏夫后疯了 > 分卷阅读76

分卷阅读76

里,双耳水桶灌满水,倒进木盆里将稻种浸泡一晚。

第二日裴守卿去药铺帮了半天忙,周药师的表侄子也在。周药师理出不少草药,三人按照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消食、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咳止痰平喘、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共十七大类分装。

药铺的东西多,周药师不打算全部带走,他清干净两口大箱子,一个里面放贴身衣物、日常用品还有老伴儿的遗物,另一个箱子里装满常用的药材。余下的他一并托付给了裴守卿。

本来就结算了一两八十文的工钱,裴守卿推脱不肯收。

架不住周药师后辈无人行医,药材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交给裴守卿才能称得上物尽其用。

共事数个春秋,周药师临别前拉着裴守卿嘱托。他环顾四周,对这里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感到不舍,视线回到眼前人身上,这个孩子是他看着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周药师眼神浑浊,银丝吹皱眼角的纹路,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怀念,也带着解脱。他嘴角嗫嚅,情感向来内敛,郑重的同裴守卿告别。

“过去的都过去了,人总要往前走,一期一祈,珍重。”

第35章 阿胭是不喜欢我这样吗?

“吁——”

裴守卿赶着一辆牛车停在家门口, 袁婶一家七口人上午忙完田里的活儿,中午回家吃午饭的时候与裴守卿打了照面。

“裴郎中,正好问问你, 今年膏药做得怎么样了?翻完田,里面的蚯蚓、蟋蟀、青蛙给弄出来了, 小孩身上痒,我这脚脖子也挠得红肿。”袁婶拿着草帽煽风,脸上汗涔涔。

“我看下午就别让媳妇和孩子去了, 在家里煮一锅艾草水,正好杀杀毒。”袁婶扭头跟家里人说,她儿媳妇点点头没意见, 听婆婆的安排,牵着小孩进了屋。

祝胭本在房里习字, 门外的动静传来,放下书踱步过来开门。

裴守卿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让她把前院后院的门栓紧。开了门栓,祝胭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哎, 同人不同命,有的人要辛辛苦苦劳作一上午, 有的人却可以窝在家里睡觉, 真是福气好哇!”

袁婶的妯娌冯二娘坐在院子里纳凉, 眼睛斜看过来, 嘴里磕着瓜子,翘着二郎腿一晃一晃。

袁婶尴尬的笑笑, 背过身同冯二娘使眼色, 冯二娘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

随风过耳的话祝胭并不在意, 也没当回事。

裴守卿下了牛车,绳子绕几圈栓在木桩上,话是对着袁婶讲的:“袁婶现在可是要艾草薄荷膏?”

袁婶忙不迭的点点头,一年四季都要忙农活,田里植被繁茂沟渠积水易生蚊虫,最怕被咬后的那股难受劲儿,多买上几罐备着也不妨事。

“麻烦裴郎中给我拿个三罐,不,五罐吧,怕你卖光喽要的时候没有。”袁婶扭头问冯二娘:“二娘你买不买?我记得你也招这些,裴郎中的膏药好用,你在邻村不知道。”

“切,能有竹叶膏好用?我早就跟你讲过了,不要买一些不明不白人的东西,要不是竹叶膏缺货,我可得给你带一罐来,一罐可要十八文呢。”冯二娘不屑一顾,看不上袁婶这里的东西。

袁婶张张嘴,懒得跟她吵。

裴守卿笑了笑,他进屋拿药,将做好的艾草薄荷膏递到袁婶手上。

“还是老价钱吧,一罐……”

冯二娘眼尖,突然站起来打断了袁婶的话:“欸,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竹叶膏?”

袁婶愣住,不明所以。

裴守卿做的膏药往往数量有限,他在药铺里帮工,村里的人都知道这款膏药,几乎三五个眨眼间便能止痒,由于效果好因此传到了邻村,供不应求,原本五文一罐被炒到了十八文。

膏药是用小陶瓷罐装的,小陶瓷罐约莫大拇指高度,罐体周身刻着几片竹叶纹,罐盖里粘有密封纸,打开盖子翠绿色的固态膏体底部放着一片小小的竹叶。因此邻村的人都管这膏药叫竹叶膏。

“冯二娘也要买吗?”裴守卿直视她,视线不偏不倚锁定。

冯二娘后背兀的爬上一阵冷汗,快得像她的错觉,脸色几变,瓜子也不磕了,虚张声势的叉腰:“买!当然买!”

她心里打起算盘,如果裴守卿手里的竹叶膏是真的,货源摆在眼前,她买上几十盒,抬高价格转手卖掉,那可就发了!

裴守卿点点头:“袁婶您还是按照老价钱,至于冯二娘……”

“我、我怎么样?我告诉你,你有多少我要多少,量多的话价格上是不是可以再便宜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