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立渊传 > 第221章 兄弟息争斗

第221章 兄弟息争斗

的笑意瞬间僵住。

“太子杨轩听旨——”李公公展开圣旨,语气比帐外的风雪更冷,“……你与杨轼同掌兵权,却各执己见、兵戎相见,致铁门关久难宁定,反给吴人可乘之机。立渊在海州虎视眈眈,若因铁门关,致邺国根基动摇,你这储君之位,留之何用?

圣旨中同样严令他与杨轼合力退敌,否则便褫夺东宫之位,更隐晦提及“吴国暗藏后手,若兄弟相残,邺国江山危矣”,字字敲打他内斗的风险。末了又补充:“西境颍州急报,吴将李崇山陈兵边境,似有绕道谋取东都之意。可分兵三成驰援颍州,余部需与杨轼共守铁门关,若西路有失或铁门关不保,东宫之位,另当别论!”

“什么?”杨轩猛地站起,腰间玉佩撞在案角发出脆响,“父皇明鉴!铁门关旦夕可破,此时让我分兵,岂不是给了杨轼喘息之机?!”

李公公垂着眼皮,声音毫无波澜:“陛下口谕,东宫之位,向来只属护国有功者。且杨轼守关经验久于太子,你需借其之力稳固铁门关根基,方能两全。太子若觉得难办,老奴这就回禀陛下……”

“不必!”杨轩咬碎了后槽牙。他望着刚从铁门关传信的士兵,那人脸上还沾着攻城溅的血,此刻他们却要被派去数百里之外的颍州。他终于读懂父皇的用意——这道旨看似平衡奖惩,实则将他和杨轼都逼进了“必须联手才能自保”的死局。他需要杨轼守住铁门关,杨轼需要他牵制立渊,而父皇则牢牢握着处置权,坐看他们暂时罢斗。

“臣……遵旨。”他接过圣旨。此时,帐外风雪更急,卷着远处的厮杀声传来,他忽然觉得那声音里藏着杨轼的冷笑——这场内斗,终究是父皇赢了。

两封圣旨拆阅完毕,铁门关的风雪似乎都滞涩了几分。杨轼撤回了驰援铁门关的东海卫营的调令,却命人在必经之路埋下暗哨,防备着杨轩可能趁虚而入的偷袭;杨轩分兵驰援颍州,却在临行前密令副将:“若铁门关有异动,不必请示,直接动手!”

次日清晨,太子立渊收到消息,邺军铁门关东西大营同时偃旗息鼓。立渊站北水关码头,望着铁门关方向,忽然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一刻。而颍州边境,李崇山望着远处缓缓开来的邺军旗号,将一封密信塞进信鸽脚环,鸽哨划破长空,朝着南都的方向飞去。

铁门关的雪还在下,覆盖了城墙上的血污,却盖不住两营将士眼底未消的敌意。杨轼登城时,恰好望见杨轩的亲卫在对面营前竖起“暂息内争”的旗号,他冷笑一声,转身命亲卫将“吴贼不灭,誓不还朝”的牌匾挂上城楼。

风雪里,明着是吴邺两军的对峙,暗处,兄弟俩的刀虽暂时入鞘,却都攥得更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