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立渊传 > 第222章 郁州定妙计

第222章 郁州定妙计

偶尔爆响的轻啪声。立渊身披玄色棉甲,手指按在舆图上海州与东海城的交界线,目光扫过帐内肃立的将领,沉声道:“邺国太子杨轩与东海王杨轼虽为兄弟,却素来不睦。杨轼镇守东海城,麾下卫营是他根基,向来把守城视作头等大事;杨轩身为太子,正领精锐在颍州,应对李崇山将军,既想在西线建功,又总想着压过弟弟一头。他二人本就各有盘算,如今西线战事胶着,杨轩分身乏术,正是我在东线破局的良机。”

他指尖沿舆图上的海州地界划过,声音陡然清晰:“其一,东路以实击虚。裴烈、秦锋,你二人领四千绣虎卫直扑海州边境的邺军大营,务必全力猛攻!东海城与海州唇齿相依,见边境兴战事,定会调动东海城卫营来援——他一动,远在西线的杨轩便会疑心他想趁自己被困西线,独占东线战功。”

裴烈与秦锋对视一眼,抱拳应道:“末将遵令!”

“其二,西路牵制拉扯。&{看@?书?|屋?? ˉ!无&#错?})内¢?\容¢?”立渊指尖转向海州西北的邺国边地,“萧彻,你带两千人沿泗水河突进,不必恋战,只须在邺国边军防区反复袭扰。此举只为搅乱邺国东线的防御部署,让邺国边军防线处处告急,应付不暇,无力支援东海城方向。”

萧彻一袭银甲,闻言颔首:“殿下妙计,末将明白。”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萧彻的攻势越频繁,邺国东线的兵力就越分散,杨轼能调动的支援便会愈发有限。

立渊最后指向舆图深处的东海城后方:“沈砚、陆承翊,你二人领两千亲兵营,借萧彻袭扰的掩护,从鹰愁涧潜入邺境。待杨轼调卫营支援边境大营后,你们便直逼东海城下,与海上的郭淮形成呼应。”他顿了顿,目光如炬,“郭淮已领本太子的秘令,届时会从海上强攻东海城。海陆夹击之下,杨轼必陷两难,而杨轩在西线被李将军缠住,即便想去救援,按他所想,肯定希望杨轼被我军攻打的奄奄一息时再发兵,如此兄弟间的裂痕自会变成鸿沟。”

帐内一时无声,唯有烛火摇曳。卫凛老将军捻着花白的胡须,眉头拧成个疙瘩,方才立渊说的“兄弟嫌隙”“兵力拉扯”听得他头昏脑涨,只觉得这黄毛小子净说些虚头巴脑的,哪有真刀真枪来得实在?可看众人都凝神听着,他也只好含糊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愈发瞧不上这等“花哨伎俩”。

“卫老将军,”立渊转向他,语气带着敬重,“余下一千绣虎卫,便劳您坐镇郁州大营,护住粮草军械。此乃重中之重,断不可有失。”

“什么?”卫凛猛地抬头,花白的眉毛竖了起来,“让老夫守粮草?!”他跟着秦王南征北战时,立渊还未出生,如今却要他做这等“看家护院”的活计,分明是小瞧他!老将军气得胡须发抖,“殿下要摆弄这些弯弯绕绕,老夫管不着,但要让老夫守着粮堆,恕难从命!”

话音未落,他一甩袍袖,竟不等立渊再说什么,转身便大步出了营帐,帐帘被寒风卷得“啪”地一声撞在帐柱上。

立渊望着帐门方向,眼底闪过一丝无奈,随即恢复沉静,看向沈瑶:“瑶瑶,你领一千亲兵守中军,护好大营。”

沈瑶一身劲装,抱拳朗声道:“渊哥哥放心,有我在,苍蝇都飞不进帐来!”

“诸位,”立渊目光扫过余下将领,语气郑重,“东西两路须得默契配合,东路猛攻要狠,西路袭扰要频,潜入之军要快。三日后午时,待郭淮水师抵达东海城外,便是行动之时。”

“末将领命!”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帐顶。

片刻后,中军帐内人去楼空。裴烈与秦锋已带着绣虎卫踏雪出征,马蹄碾碎积雪的声响渐远;萧彻的队伍如利箭般扎向西北,身影很快没入风雪;沈砚与陆承翊的亲兵营则趁着夜色,悄然消失在通往鹰愁涧的密林里。

立渊独自站在舆图前,指尖轻轻点在“东海城”三个字上,帐外风雪更急了。

帐内烛火依旧跳动,沈瑶望着立渊的背影,见他指尖在舆图上迟迟未动,终是按捺不住开口:“殿下把裴烈他们都派出去了,帐里就剩咱们这点人——您总不会真打算守着这郁州大营坐观其变吧?”

立渊转过身,玄色棉甲上落的雪粒还未化尽,他抬手解下腰间佩剑放在案上,声音比方才对将领们时柔和些:“瑶瑶倒是懂我。”

沈瑶挑眉:“所以?什么时候动身去海州?”

立渊重新俯身看向舆图,指尖在海州边境的一处轻轻一点:“望海镇。”

沈瑶凑近一看,眉头顿时拧起:“望海镇?那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