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所求 我想八擡大轿,把他娶回家
东宫里火烛摇曳, 萧文善端坐在桌案前,尝试投入到摆在眼前的书中去。
可他一遍遍地失败,心神始终无法安宁。
他忍不住设想今夜会发t生的事情, 心中那股躁动, 也不知是畏惧, 还是兴奋。
“殿下,修缮宫灯的工匠来了。”门外嬷嬷的声音响起,萧文善应答一声, 门便被推开,嬷嬷领着人进来, 随即又退了出去。
萧文善仍心不在焉地盯着桌案上的那本书看, 过了半晌,才察觉有些不对劲。
走进来的那道身影,不但没有行礼, 更没有走动,似乎一直站在门口, 盯着他看。
萧文善擡眼望过去,就着微弱火光,仔细看了看来人的面容, 却没能看得太清楚。
“你是……祝姑娘?”他低声问道。
祝绒微微一笑:“皇后娘娘并未在信上提及我等进宫的方式, 进宫修缮宫灯打的是秦阳坊的名号,殿下怎知是我?”
萧文善起身走到她面前,答道:“母后曾向我提及祝姑娘的家世, 当初设计与制作宫灯的人便是你,这次宫中所有宫灯坏得蹊跷,我便猜到许是与你们有关。”
祝绒缓缓走到坏掉的宫灯前,打开了灯罩:“即使这样, 来人也未必是我。”
萧文善也随她的走动而转身,直视她道:“因为你不曾向我行礼,除了你,我想不出还有谁会如此。”
“是有一些嚣张。”祝绒拿出一根铁丝,处理灯内被破坏的机关,“殿下果然聪慧,那你可知我为何不行礼?”
萧文善的眼神变得晦暗不明:“你……可是觉得我不配?因为我母后……并非真正的姜家嫡女?”
“非也,一国之君,血统又有何重要?”
啪的一声,灯内的机关恢覆了正常,祝绒用火折子点燃里面的火烛,将灯罩盖上。
殿内又添了一道光彩,祝绒转过身,萧文善将她的模样看得更清楚了。
她的神色带着敌意,极为严肃,明明生得娇美,却满脸疲惫与凌厉,眼中没有半分温度。
这令萧文善有些意外,他还以为,祝绒会是温婉的女子,怎知却与周钰有几分神似。
但他转念想到祝绒遭遇的一切,以及如今正在谋划之事,又觉得自己此前想得太简单。
若是温婉的闺阁女子,恐怕早已在重重磨难中香消玉殒,周钰也活不到现在。
“殿下,你若走出皇宫看看,看看齐州的城墙,看看那些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乱,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你便会知道,大梁如今可谓是满目疮痍。”
祝绒走到萧文善面前,缓缓蹲下,平视他的双眼,问道,“我想知道,若殿下坐上那龙椅,你会如何?大梁会如何?”
萧文善攥住了拳头,沈默半晌,正色道:“祝姑娘应当知晓,坐上那个位置,便会有许多身不由己,我尚为年幼,愈发难以做主,我给不了你任何承诺。”
这个答案在祝绒意料之中,她垂下眼,并未觉得失望,倒觉得这个小太子当真聪慧。
罢了,这大梁往后数年,应当都会被姜家掌控,在他这里,祝绒也不奢求能得到什么,来这一趟,本就只是想看看萧文善的品行,至少她知道他并不愚笨,便足够了。
祝绒正要起身,却被萧文善拉住了衣袖,祝绒回头看他,见他仰着头,神色坚毅。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将尽我所能,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让忠臣不再承无妄之灾,大梁……不应是帝皇的,而是……”
萧文善忽然双眼一亮,愈发神采奕奕,“是大梁百姓的!”
祝绒一怔,眼中的漠然淡去了几分。
大梁,应当是百姓的?
她从未在书上看过,更别提亲耳所闻,哪一位当权者会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就算是百姓们,也不曾有多少人敢想过。
但萧文善的神色,并不像是天真地在说孩童之言。
祝绒凝望萧文善片刻,再度屈膝,跪坐下来。
既然如此,那她便要再试一试。
“殿下,我还有一事相求。”
萧文善眨眨眼:“祝姑娘有何事需得求我?我与母后的命运如何,如今难道不是由你们说了算吗?”
“殿下真是出乎我意料的聪明。”祝绒轻笑一声,“你说得不错,哪怕没有你,没有你母后,我们也能做到这一切,只是会更难一点罢了。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