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巡何时了
不是每一段感情都会有感人肺腑的大团圆结局,有时候,相忘于江湖,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嘉和八年春,一乘精美的马车带着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驰出了京城。这是皇帝义妹大勇公主玉如意的出嫁队伍,是真正的那个玉如意。
就在某个春雷响过的清晨,玉如意一觉醒来,就又恢覆成了以前那个胆怯文静的少女。她记不得很多事,见到沈静之和炯王也害怕得躲着,不再如平时那般扑上去勾肩搭背上下其手一番。
礼部尚书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的女儿终于清醒了康覆了,不再神经兮兮不守规矩了。为了不节外生枝,他按照自己已故夫人当年的叮嘱,将玉如意迅速地嫁给了她远方的表兄。
两家是姨表亲,幼时一双儿女也互相见过,虽然对方家境不如自己的尚书府,可是重要的是,即使当年玉如意疾病缠身时,对方家中也明确表示过绝对不会嫌弃表姑娘的,依旧愿意履行昔日的承诺。将女儿嫁给这样的厚道人家,礼部尚书自然是一百个放心。
送亲队伍缓缓地前行着,忽然听到后方一阵马蹄疾驰,一个矫健的橘黄身影跨着骏马飞奔而来,肩上硕大的蝴蝶结迎风招展,老远就能看见,却是沈静之赶来送行。
车帘掀开,沈静之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车内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庞,朱砂痣依然鲜艳欲滴,可她眼里却流露着让人失望的害怕和慌张。
沈静之默默地看了玉如意一会儿,最后,从袖中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枝才折下的绿柳枝,俯身递了过去,浅笑道:“玉小姐,一路保重。”说罢,便扬起马鞭勒马退到了一旁。
车队渐渐消失在眼前,沈静之摸了一把脸上沾着的尘灰,苦笑一声,掉转马头往内城方向驰去。没多久,另一骑载着金光灿灿的炯王也跟了上来,嘴里大声嚷着:“静之,静之,等等我。”
追上来后,炯王涎笑着靠近问道:“静之,我还以为你会抢亲呢,真是可惜。”
“我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沈静之白他一眼,忽又叹道,“她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如意么?”炯王挠头不解反问道,“你别这么伤感嘛,如意只是嫁人去了,等她回娘家探亲时还不是一样能见到的。”
沈静之笑了笑,望着澄碧的天空出了一会儿神,忽然开口道:“纳福兄,你相信还有另外一个时空的存在么?”回转头来,却见炯王依旧白痴样地傻楞着,他不由得哈哈大笑道,“算了,走吧,我们回城去。”
炯王纵马过来几步,揽过沈静之的肩膀道:“静之,别难过了,我陪你去宜春馆散散心,听说那里最近新来了几个小倌,那个小手啊,啧啧,圆嫩光滑,水灵得很。”
“纳福兄。”沈静之斜睨他一眼,忽的敛笑正色道,“注意你的手放的位置,我们熟是熟,不过,兄弟归兄弟,你要是敢乱摸我,我照样扁你!”
炯王抖了一下,讪讪地收回不安分的猪手。沈静之朗声大笑,扬鞭策马,“走,我们比赛,看谁先到宜春馆,输的人做东请客。”
“静之,等等我,你实在太阴险了,我还没准备好呢。”
两条绚丽的黄影疾驰入长安大街,引得楼上少女尖叫一片。正在执勤的士兵一阵喧嚷:“快快快,去请楚廷尉,沈郎官和炯王爷又当街飈马了。”
没过多久,工部和礼部上奏,为庆贺尹寿安登基十周年庆典,工部的几个大工程都提前竣工,特为此次庆典大献礼,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工程。
大运河在原有的水道基础上,从洛水一直南下到了馀杭,之后又延伸弯曲,折向西南,一路扩展到了洞庭湖一带。既方便了南北运输,也有利于长江的春汛防洪。
此工程从嘉和元年起就陆续开工,原计划要十年时间,没想到如今提前了两年完成,自然让尹寿安龙心大悦,便通知下去,他要亲自去南巡剪彩。
等到礼部准备妥当,尹寿安便带着沈静姝丶上官燕丶苏江左等人浩浩荡荡地出宫了。一对对仪仗兵高举描金红棍走过京城城门,之后便是乐队吹奏着,銮仪队擎着各色伞丶扇丶羽丶旙,羽林郎腰跨刀剑侍从两侧,内侍宫人们簇拥着皇帝和后妃銮驾,大臣们随后骑马或坐轿跟着。
刚行到外郭城门处,忽然从城头垂下一条绳索,倒挂着一个绿袍男子,原来是言官陈初。
此番南巡,御史台自然又是一片反对之声,纷纷对此进行了声色俱厉地严词声讨,说尹寿安耽于游乐,沈静姝从旁怂恿,上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