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野八荒 > 终局(下)

终局(下)

刹时间,杀气逼云天。兵器声起,叶雪涌动,再然后,哀嚎声起,血溅苍空,山崩石裂,最后是那群山的白雪涌动,一瞬间倾垮而下。

雪崩淹没了山,人也好,树也罢,万兽皆无了影踪。

那罹难山当真有如经了罹难,是以银霭千里,万籁俱静,徒剩下那仍旧寻着设定好的序式机械运转的蒸汽管,一下一下地噗噜作响。

春去秋来,天气回了暖又变了凉。院子里的紫雏菊已悄然盛开。院墙上落下了几只雀鸟,啄了那雏菊的花瓣就跑,好不鸡贼。

院子外头路过了几名小童,叫闹着不知什么话语跑了远,但若侧着耳朵仔细一听,似是能从那含混不清的句子里找出丝曲调。

曲调倒是并不陌生。

那是大街小巷里人人都会哼上两句的歌谣,词不固定,大抵是传唱的人记不住那些确切的文字,便是每个人哼出来的都有些那么微妙的不同,但不论是谁,无论是什么词,那歌谣的意思只有一个——

“大豫完咯。”

想是三个月前…也可能是四个月,那大豫北面的汴京骤然传来了震惊天动地的轰隆声响。

地动山摇,似山震似海啸,昏黄的烟尘弥漫了好几十日才渐渐散去。而那烟尘的正中心之处,是可怖的土尘岩块,再定睛一瞧,竟有金光楼宇于中,红墙金瓦,好不辉煌。

人们楞神许久,才终是反应了过来:“……天境掉下来了!!”

天境坠落,砸碎的不止是人心,亦是那建于天境正下方的将军堂。

昔日的蜡烛永不熄灭,今日的碑牌尸骨无存。震麟军亡将的荣光被那沈甸甸的天境埋于废墟,永再无见天日。

那就好像……

好像那销声匿迹了的顾家,像那悄声湮灭了的大豫。

那时候临兵收了八十一箱黄金,虽拟了和平条约,却仍旧是起了兵。

天境失了燃引跌落回地,和光帝赵弋见势头不妙,即刻禅位,将那一切家国烂事都一股脑塞给了年幼的太子赵梓,自己则卷空了国库一路逃去了南边的山居,没了声音。

和光帝是死是活,无人知晓。

赵梓继位,更国号由和光入安元。

内阁抢了三省六部的权,却是在试图调令卫国军回京护驾——大抵也只是为了护住自己之时,忽而发现,那卫国军似乎并不听令了。

调兵遣将自是要用虎符,虎符正反合二为一才得以率领万军。内阁没找到虎符,单是以那所谓“德高望重”的太监大将军之名领兵回城,又是有谁会当真乖乖听令?

更何况……

更何况,有一队不知何时集结起来的人马带着巨量的粮草燃引入了军地驻营。他们手里,拿着半枚虎符。

“听说是震麟军亡将的魂魄覆生了。”街坊邻里这般传言道。

京城之中无人指挥,年仅十二的安元帝又对兵法一知半解。即便太后李伊元垂帘听政,但其先前也只是户部尚书之女,所知所了与战争谋略也并无关系。

可奇就奇在,那边关战火正有条不紊地拉锯着。

临先前就占了辛之地界,几乎是半包围着大豫境土。然燕云十六州护着北面边境线,由将士驻守,当是以易守难攻。

故而那战线是以西北面为主,烽火连天,却只烧了十几个城池,再无往里。

“听说将领是个姓应的人。”听书的人这般道。

“姓应的?”一人疑道,“先前没听闻哪个将官儿姓应啊?”

“不晓得,可能当真是震麟军将士的亡魂附了寻常人的身吧。”另一人答。

他转而一口将手里的茶水喝了干净,急吼吼地付了银钱站起了身,催促道:“快点儿的吧,姜家的喜宴要开始了。”

另一桌的人疑惑地探了头出来,嘴里还嚼着半块牛筋,口齿不清地问道:“姜家的喜宴?”

“对啊!一看你就是从外地来的吧,姜家的少公子——噢不对,现在应该叫家主了,家主姜无宁今日赢取欣慕之人,十里红妆,万里彩旗,邀了这整个扬州城的人参加,去的皆赠礼财,你没发现这街道上各处都挂着大红灯笼吗?”

那人这才恍然大悟:“我还当是扬州的什么节日,原来是姜家的喜事。话说回来……新娘是谁?我只听得去年那踏金会上姜家少爷的婚事不了了之,怎这么快就寻了个新的?”

“哪儿是新的。”又一人道,“小少爷长情,娶的还是原来那个呀。”

——上一任武林盟主宋尚的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