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26晚上,县剧团又唱一本大戏:《兴汉图》
故事很简单,就是穿越者王莽篡汉后,天命之子刘秀出逃潼关;王莽派三齐王苏显追杀刘秀,刘秀投奔潼关守将吴汉; 吴汉乃王莽女婿,想押解刘秀往洛阳献功,老娘、妻子得讯,劝吴汉反莽扶汉; 吴汉不听; 老母痛斥儿子不忠不义不孝,悬梁自尽;王莽女儿王桂英甚是贤惠,为劝谏夫君,亦自尽; 大悲大痛之下,吴汉幡然醒悟,起兵反莽,与马成、马氏、姚期打败苏显,保全刘秀不死…… 重生归来的陈春年喜欢看戏,不过,对于这本戏的内容和底层逻辑心存疑虑。 在他的印象中,天选之子刘秀可不是什么落难皇子,而是一个种田的农夫。 所以说,这位大汉世祖光武皇帝的出身,也就与西汉的长沙定王刘发沾点边吧?推恩令下,到他老爹刘钦时,已然沦落为县令了。 此外,从逻辑上来说,为了表现一个人的忠义刚烈,非得逼死老娘、杀掉妻儿吗? 老戏词儿中的这一常见的、经典的悲剧式桥段,陈春年有点理解不来。 当然,年代太过久远,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早已湮灭在岁月长河,根本就不可考据。 那就、当一个传说故事来看吧,爽就行了。 “小年,今天怎么没去钻后台?” 就在陈春年傻呵呵看戏时,张大元过来,鬼迷日眼的低声说道:“我小姨找你有事。” 说着,这货瞄一眼不远处的姜红泥,呲着牙花子嘀咕:“你狗日的有媳妇了,别想着祸祸我小姨啊。” 陈春年:“……” 他瞪一眼张大元,没好气的骂道:“你脑子有病啊?你小姨可不就是我小姨?” 张大元嘿嘿笑着,扶一扶大檐帽,二不拉几的走了:“小姨让你去她宿舍。” 陈春年起身,挤出人群,很快就来到小姨秦小凤的宿舍。 “小姨您找我?” “小年,坐,喝水。” “小姨找我有事?” “对。” 秦小凤搬一个凳子坐陈春年对面,喝了几口清水,这才开口:“小年,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陈春年笑道:“小姨您说。” 秦小凤沉吟几声,似乎有些为难:“这两天我观察了一下,你在戏院摆摊的生意很红火,所以,我就想着、嗯,要不要帮剧团卖点瓜子、花生、洋糖、香烟什么的?” 陈春年懂了:“小姨的意思,是想让剧团搞一点三产,赚一点钱?” 秦小凤点头,略微有些紧张:“小年,你可别出去乱说话!” 陈春年暗叹一口气:‘哎,这特么就是西北啊。’ 1983年,改开五年多,人家东南沿海、北上广、温州福建等地,都开始抢钱了,西北之地的红宁县,剧团想卖点香烟啤酒瓜子花生米,还要想办法偷偷摸摸。 这就是差距啊。 “小姨放心,这件事我帮您,”陈春年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下来,“不就是搞点三产赚点钱嘛。” 多余的话他没说,毕竟,交浅言深乃大忌。 他总不能说,县剧团今后的出路不行,迟早沦落为茶园子,再过七八年、一二十年,不要说在戏院卖瓜子香烟花生米,迫于生计,有些女演员不仅卖艺,还得卖身…… “对了小姨,赚的钱归您,还是归剧团?”他问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秦小凤闻言,吃了一惊,连连摆手:“小年你别害我,赚了钱,肯定全部归剧团!” 陈春年忍不住笑了:“好了好了,小姨,我开玩笑呢。” 说着,他迅速拿出一个章程,那就是剧团负责采购,陈春年负责销售,获取利润全部归剧团。 回到戏院,台上大戏接近尾声。 罗大虎、罗小虎、陈雪晴、姜红泥几人准备收摊,正忙着收拾东西,打扫卫生。 陈春年招招手让罗大虎过来,二人头对头的,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话,打发他提前走了。 “小年,你跟大虎哥说啥呢?搞的神神秘秘的,还怕我们听见?”陈雪晴笑问。 陈春年左右看看,正色说道:“不告诉你。” 陈雪晴笑骂:“滚……” …… 几个人回家后才发现,陈老师、杨裁缝从老家回来了。 “爸,妈,回来了?” “……” “那个啥,陈老师,杨裁缝,我爷我奶我姥爷我姥姥还有我叔我舅舅我姨姨他们都好吧?” “……” 刚一进门,陈春年就吃了两个软钉子,他有些生气,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