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早就搞定了,就等着时机一到直接发出来了。
毕竟是新起点主任的关系,台里还是很重视的。
大同电视台更是占据天时地利,干脆直接将康健童小燕夫妇的故事,放入中午时长近一小时的《专题》节目中。
收视率直接爆表。
大同电视台还没做网络化,很多地方也根本搜不到这个台。
于是不少网友直接在各个平台开直播间,就是手机怼电视,网络直播电视节目内容。
热度直接爆表。
甚至有大量自媒体人,一边看直播,一边写稿子,直接就打算这边节目一结束,那边立刻发文章,抢头一波的热度。
在塑造基层百姓形象方面,没有任何同行,能比得上我们的电视媒体。
康健童小燕夫妻俩本就善良,否则医院那位主任大夫,也不会冒着被投诉挨处分的风险,替对方向乔木求助了。
电视借助旁白、背景音乐和一系列极度专业的镜头,将他们塑造得更加可怜了。
受害人越可怜,越能反衬反派的可憎,越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这不仅能够给节目组和电视台带来直接的好处,还能为后续报道提供收视基础。
乔木也是在节目中,首次了解了这对夫妇的情况。
两人都无亲无故,迥然一身,而且都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无力进行后续学业,早早步入社会了。
因为未成年,根本别说给上保险的工作了,就是正规的工厂都不愿意招他们,只能打零工挣钱。
两人是租房认识的,地下室,十平米的小空间里挤了八个人,不分男女,也没资格分男女。四张上下铺,女的就在床边拉一道帘子,就算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了。
记者甚至还找到了那个已经改做超市库房的地下室。狭小的空间、昏暗的灯光、发霉的墙体、坑洼的水泥地面,隔着电视屏幕,都能令人产生窒息的错觉。
两人就是在那里相识、相爱的。
两人的结合,没有任何仪式,只是去领了结婚证,又相互喂了一颗窗口免费提供的糖果,就算完成了婚礼。
康健送快递,闲下来的时候晚上跑外卖凌晨单。童小燕在小饭馆当服务员,之前还洗盘子,后来整条街饭店的盘子,都被一家专业洗盘子公司承包了。她下午就骑着丈夫的电瓶车送外卖。
两人几乎不起火,康健的饭都是她每天从饭店带回去的。
夫妻俩最大的心愿,就是存够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是只有二三十平米的一居室。
但很快,童小燕就怀孕了——你显然不能要求他们有什么避孕观念。
他们并没有将这个孩子视作负担,也没想过“怎么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大事。
在紧张不安与企盼期待中,孩子无惊无险地降世了,是个健康的男孩。
他们给孩子起名康乐,小名乐乐。
普通,却饱含期待。
一年多后,困苦却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
是路人将翻车昏迷的康健送到医院的。他身上没有任何证件,等院方和童小燕分别报警,警方确认康健身份,童小燕抱着孩子赶到医院时,康健已经确诊了肝癌。
晴天霹雳没有打垮他们,但手术需要一大笔钱,他们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然而半年后,童小燕也在一次紧急送医后,查出胃癌。
两人崩溃了,甚至一度想要抱着孩子,结束这一切。
最终拦下他们的,自然不是医院的人,而是孩子的哭闹。
他们不忍心带他走,更不忍心丢下他,只能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两人的情况,在医院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医院为他们减免了一部分费用,还组织了两次募捐,但杯水车薪。
他们没有医保。
康健率先放弃了自己,因为孩子更需要母亲。
他不再去医院,护士最初还问童小燕“你丈夫呢?”
后来也不问了,不敢问,不忍问。
康健的状况越来越差,他整个人迅速消瘦,跟被刷了一层漆一样,黄得吓人。而且精力与力气也急剧衰退。
快递站点老板不忍心开除他,只好留他在快递站,做一些简单的分拣工作和卫生工作。
童小燕的治疗也没有起色,病情恶化得非常快。
医生不希望她放弃,但她很清楚,宝贵的钱,不能花在刀背上。
他们给孩子做了领养登记,但国内的领养市场萎靡混乱,他们又自己通过各种民间组织渠道,想替孩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