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存放在皇宫的宝库里。
至于为什么是最近才发现?这大约就是天意吧。十天之前,皇宫之中忽而精光大炽,夜空亮如白昼。而这光的源头,便是这枚镜子。侍卫寻来宝镜,呈到皇帝面前。李瀚走进一看,便看到了镜面里显出的几行小字——“心魔作乱,三界濒危,汝可凭此女娲神镜,速往妖界,襄助圣君,以正天道!”
当然,以李瀚的理解,自然以为这是女娲娘娘留下的一道谶语,没想到挽救三界的重任,竟会落到自己的肩上,李瀚于激动之余,立时便召来天下奇人异士,为他讲解其他各界目前的局势。不听则已,一听不禁脊背发凉,原来传说中的鲛国与东海竟然真的存在,而且最近还惨遭灭国。此外,他从前爱慕过的那位小月姑娘,如今已然成了妖族新的圣君。
信息量有点大,李瀚足足消化了三天才算是弄明白了三界如今面临的局势。于是便摩拳擦掌,火急火燎地赶来了朔雪城。
至于那面镜子里的谶语,过来很久之后,人间帝王李瀚才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得知那并非是女娲大神留下来的预言,而是被幽禁在天宫之中的各路天神,集体商讨了许久才想出来的向下界求救的法子。当然,作为沟通者的自然是那位飞升尚不算太久的真虚观冲虚道长,只有他,才能精准定位这枚通灵宝鉴被存放在皇宫的哪个犄角旮旯里。
自然,身为神仙,惨遭幽禁,不能助天君一臂之力,只能无奈向下界求助,这种极其有损神仙在凡人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良好形象的事情,还是越少有人知道越好,于是知情者都选择了缄口不言。只有李瀚,无比感谢女娲大神设下结界保护人类,否则,恐怕最先遭到祸害的,便是凡界了吧。
总之,他借助这枚镜子,风风光光地带着一万捉妖师和五百枚大炮来到了妖界,果不其然的,受到了月姬圣君热烈的欢迎,以及妖族民众热情的礼赞。
怎么说呢,赞美是有的,酸也是真的酸,女娲娘娘忒的偏心,好东西都给了凡界。
孟子煊在看到那五百枚大炮后,就一直没再吭声。
当然,他因是坐在马车里的,所以人间帝王李瀚压根就没有看到他,自然也就全程忽略了他。
至于小月,她那少了一根筋的脑袋,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孟子煊竟然会有吃醋的这种可能性。毕竟,他们俩连孩子都有了,他的那种不知所谓的危机感,应该也早就解除了吧。
所以,她心安理得的沉浸在老友相聚的喜悦里。
当晚,便设宴款待了来自凡界的盟友们。
孟子煊没有参加,理由,今晚不太舒服。
这很正常,圣君和诸位大臣们都不觉得意外,毕竟,这位文弱的国师大人,十天里总有九天是不大舒服的。
第二天,人间帝王李瀚郑重邀请国师务必莅临妖族与捉妖师的友好切磋大会。
国师大人表示,没兴趣!
算了,只要圣君感兴趣就行。
这一场切磋大会,由于过于精彩,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圣君提议,加赛两天,获胜者封大将军!
热热闹闹的三天终于过去了,孟子煊以为这回总算是能耳根清净几天了。
结果,果然清净了。
因为圣君带着李瀚,攻城拔寨去了。
妖族大战的大场面,李瀚此前从未见过,真觉大开眼界。李瀚带来的那些神武大炮,也使得攻城的战役变得格外顺利。短短三日,便已连下两城。
小月觉得战绩已然足够辉煌,于是鸣金收兵,又是一番设宴庆祝,军中呜呜啦啦热闹了一整个晚上。
孟子煊觉得自己的头疼症可能好不了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小月并没有完全忘了他,每天至少一次吧,还惦记着来看看他,陪他吃个饭。
可是,因为心中不快,他的表情越发恹恹,即便是和她在一起,也说不了几句话。小月以为他身子不好,关切询问了几句,便不敢再打扰他,脚下蹉跎着,慢慢走开了。
孟子煊呢,明明舍不得,却也不挽留。是了,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比武切磋,攻城掠地,她成日里过得何其充实,自己既不能陪她,又何必扫她的兴?
所以,昨晚钟离亭来时,便看到了一个如此悲观、忧郁而又极其无聊的孟子煊。
无聊到成天只能喝茶、赏花、作画、睡觉。
当然,这种生活的确是很惬意,不过前提条件是得有一位红颜知己陪着。
而倘若这位红颜知己此时正和另一位……可能是情敌的人疯玩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那么这份闲适中,就不知惨杂了多少落寞和孤寂。
总之,文人的这种纤细敏感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