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终输了的人。
虽然接下来还是必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但那只是以备不测。
魏子俊并不觉得自己就一定会输!
反正就是博弈呗!
关键看谁能捏的住谁!关键看谁更不怕输!
大约看到了下午三点左右。
魏英华过来找他,说是时间到了,人齐了。
“那就走吧。”
把教员的书合上,放好。
“人都到了哈……”等他说出后面这句话时。
他人已经到了五丰村的村公馆。公馆里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一眼望去,全是魏姓、林姓和李姓各房的“头人”、“公亲”们。
大家纷纷起来和他打招呼。
寒暄完,功夫茶也每人喝了一轮。
魏子俊开口了。
“今天请大家来,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事。”
“子平哥应该都已经提前通知过了吧?”
看到众人点头。
魏子俊接着道:“那好,那现在大家就来同意一下意见。关于五丰村、上林村、后溪村合并,一起在五丰山山下重新建个新村子的这件事。现在都可以拿出来说,拿出来讲。”
合村并居,这是个以后才会出现的词儿。
指的是将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城镇或者一个大村。
原因是后世不少地方官府债台高筑,在去债务杠杆的基调下,在城市已经拆不动的情况下。
就想要通过合村并居,拆掉小村庄攒成大社区,释放出大量集体建设用地。
再将这些建设用地指标,卖给发达地区以化解债务危机。
另一方面,部分省份农村人口多,村庄规模小、密度大,管理成本高。
就想要通过合村并居集中管理,并盘活乡村发展。同时将农民赶上楼,“提升”其生活水平。
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后,又搞出来的“商品房下乡”。
不过本省就算是到了2025年,也是没有这种合村并居的需求。
因为上面说的那些问题,靠着全国第一的经济规模,和全国第一的生育率,本省暂时还不需要用上这一招。
在一九九二年的现在,本地官府更不可能拿这一招出来用。
这其实是魏子俊自己的一个想法。
他想搞一个在自己不在的情况下,能够用来争取利益的,在老家的本地利益集团。
以五丰村魏姓为基础,把上林、后溪这些关系近的村庄拉进来,组建新的“五丰村”。
“阿俊,我就只问一个问题。”
上林村村长兼大房老大和林姓族长,魏子俊的大舅哥林国昌问:“合村后,我们这些新进来的有没有分红?”
“当然有。不止分红,新学校本村学生的学费也可以免。还有我搞的奖学金,也会优先奖励本村村民。”
“除了这些,本村村民去特区、省城给我打工,也能拿到我给的补贴。”
“总之就是现在五丰村姓魏的能得的好处,合村后新村的村民一样也能得。”
“那我没问题了。”林国昌说:
“我回去会跟大房的人说。其他几房的头人都在,他们那边他们自己表态。”
魏子俊点点头,看向其他林姓和李姓的代表。
“有意见,有想法,大家现在都可以提。能解答的我都会回答,不能简单的大家就商量一下。”
“我现在跟大家先透露个事情。”
“今天早上,市里的书记和市长来我家坐了。”
“我和两位大官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我准备在我们本村投资一千万建厂。到时候最少能雇一千个工人。”
“大家想,全市现在都没有一千个工人的工厂吧?那这么多工人,他们的出行、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件事,那就是我把我们合村的想法,跟两位大官讲了。他们都是支持的,所以在官面上的事情我来搞定。”
“大家要负责的,就是各村村民的想法。”
“好了。我的话讲完了。”
“谁赞成,谁反对。”
“举手表决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