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驱散所有阴霾与黑暗。
只要一想到她正安然无恙地生活着,嘴角挂着那熟悉而又迷人的微笑,他的心便瞬间被温暖填满,仿佛沐浴在了春日最和煦的微风里。
哪怕世界末日来临,哪怕狂风骤雨肆虐,只要知道她依旧安好如初,那么对他来说,这世间便依然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因为她就是他生命中的那束光,是他心灵深处最柔软、最珍视的角落。
所以说,她的安好,便是属于他的整个晴天,永远光芒万丈,永不落幕。
他贪婪地多看了她几眼,快步流星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能感觉出他的存在,她能嗅出他的气息,她能感同身受他的伤心!
她冷眼看到不远处徘徊的他之后,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知道他还在乎她,这就够了!
他的到来,是她存在并勇敢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孙英还是日复一日重复着放牛的活,李有钱大摆酒席的事,早从其大姨太万娣的口里得知。
她赶在仆人早起前的两个钟头,便把牛群拉出去了,像晨起拉练的部队,趁清晨无人之际急行军。
其实,孙英在放牛的一来一返中,渐渐认识了那位宽厚仁慈的大姨太。
虽然每次都是短暂的接触,短暂的寒暄,甚至只需要对方一个眼神,便可互道安好!
便可心领神会!但她们像是与生俱来的好朋友,没话不谈。
她们的一颦一笑,彼此都心有灵犀,当然,一些偷偷的会唔李有钱是不知道的。
孙英换了一个地方,选好草场,她要让昨天牛群啃过的草地休养生息,有利于再生循环。
把牛群安顿好后,把事先带来的弹弓拿出来。
这是她自已设计的,挑选好一个有分叉韧性好的树藤,截去头尾,留下一个丫字形的弹弓。
下沿的把柄握上手掌后不长也不短,刚刚好,两个叉木之间的口宽与狭刚刚好,宽了拉弓时的压力大,手会颤打不准猎,狭了视野范围小,看不清猎物,这些都是平日里实践后留下的经验。
因此制作工艺很讲究,选好材料后,得在叉两个头端牢固地缠上胶丝线,又在胶丝线的尾端套上皮套,约橡皮擦大小,两端各钻一个小口,用于连接胶丝线的尾端,皮套是用来包裹子弹,用来对猎物弹射子弹的。
子弹通常就地取材,比如用苦楝子,大小适中如拇指头样的小石块等。
连接与固定好弹弓的各个部件后,孙英对自已设计很满意。
她不忘把弹弓的木质部件打磨光亮,然后像在一张白纸画画一样,把自已一副武装的模样雕刻上去。
像崇拜自已古代的偶像木兰从军一样,雄赳赳,气昂昂。
似乎木兰复活过来,眨着眼睛,栩栩如生。
尔后从裤袋里取出一把早已准备好的苦楝子,刚好一群麻雀从头顶飞过,孙英不慌不忙地装上子弹,拉满弓,往前后左右上下开弓,竟然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几乎同时射出四枚子弹,五只麻雀应声掉地,听说其中一只是被子弹射过去的声音吓死的。
它在触地的刹那又活回来,丝发未损,只是头旋脑转站不稳草地,像是喝醉酒的司机醉驾,满路摇摇晃晃。
每每此时,都惹得孙英笑个前俯后仰!
麻雀生殖能力强,一窝能下十只八只蛋,一年能生好几次蛋,对丰收在望的农民是一种灾难!
他们除了扎稻草人,给稻草人穿上人的衣服吓唬吓唬飞鸟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似乎用稻草人这办法久了,麻雀也就识破了,心理麻木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放哨的麻雀堂而皇之地登上稻草人的头顶,眼观四方,任凭视野下的群雀偷吃农作物,直到酒饱饭足为度。
然后像一阵风一样,成群结队起飞,先往低处俯冲一下,再往高上齐齐跃起,更像是一排快乐的音符,高低错落有致!
孙英的童年不知射杀过多少麻雀!
饥饿时甚至生吞活剥过麻雀,她似乎是天生的神射手,眼如准星。
她可以反着手射杀空中的飞鸟!
甚至闭上眼睛凭听觉射杀它们。
也就是童年饥寒交迫那个时候逼出来的生存之道。
过路的农民都称她是射雕英雄,为民除害。
不知是那个时候鸟类杀多了吃多了,佛语有云:因果报应!
老天安排她走了一遭青楼院,接受众多麻雀的检阅。
他们把她看成庄稼地里的那一株野生的长毛谷,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