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孩子哪管大人的事,他们飞也似的奔向山坡……
山坡上一年四季都有野果摘,如山竹果,仙人掌果,老鼠牙,乌稔果,杨头蔓等等。
叫得出名叫不出名字的,它们一股脑沿着山坡的走向生长,不择土壤,高低错落有致,应有尽有。
山竹果通过颜色可以辨别成熟期,绿色的是初结的果还不能摘。
青色的摘下后放谷糠里三天左右才熟。
而黄色的是成熟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但吃后会在牙齿上色素沉着,不易清除。
被染的牙齿远远望去好似金黄色的玉米粒,难看死了。
吃多了还有一个尴尬的反应——便秘。与仙人掌果一样,有时候吃多了引起便秘,得把小屁股翘得高高的,让大人用树枝挖出便蛋蛋来。
老鼠牙算是最好吃的了,味甜汁多,每颗果子均在吃后吐出两颗老鼠牙样的果核。
而黄酸果好处多多,可吃可玩。
它们豌豆大小,颜色由青黄到红,再到黑色就成熟了。
孩子们个个专采摘黑色成熟的,装满衣兜后,又翻起肚子前的衣衫,再装个盆满钵满方休。
有时一边采摘,一边捋一把往嘴里送,咬破吸干果汁,再吐出一嘴果核,酸酸甜甜的滋味,成了童年岁月深处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把野果吃个“酒足饭饱”后,玩“开战”是少不了的节目。
青色未成熟的黄酸果又成了可以利用的“子弹”。
孩子们掏出自制的“炮筒”,一把用野箬竹材料做成的“枪”。
一支两边相通的小竹筒,再用一支略小的可以插入竹筒内的小竹枝,组成活塞的形式。
小竹枝一端装上握手把,把小竹枝另一端切割成比竹筒稍短一些即可。
玩时将黄酸果装入竹筒内,用小竹枝顶至竹筒的前端,又在后端装上一枚黄酸果,通过小竹枝用力往里面一捅,在空气的推动作用下,前端的黄酸果会像子弹“啪”一声射出去。
如果在大竹筒中间上方挖一个洞,装上一个大一点的竹筒,形成一个十字架样漏斗状。
“子弹”可以自动从上方的入口进入,这样的“枪”就更好用了。
八人团正好分成两组对抗。
白帆做裁判,吴耀祖为红方队长,手下有甜甜,雅雅与吴迪三位队员。
并没有男女搭配,工作不累,似乎都是“孤寡妇儿”。
更像是清朝北洋的水师,土炮干不过人家的坚舰大炮,空留一腔爱国的抱负!
两位女孩需要保护,吴迪又是文官,文官如何挂武帅?
无办法,两位女孩都自告奋勇请缨追随他战斗,而且意志坚决,立场坚定,视死如归之气概!
蓝方以李远志为队长,麾下有王壮烈,周汉与张景仲。
似乎强强联手,阵容强劲!
算得上是海军陆战队。
谁不知单单一位王壮烈就很难对付,他臂力惊人,眼力贼准,百步穿杨。
而周汉眼疾手快,凌波微步,可极速绝杀对方队员于无形。
白帆举着信号“枪”对天连发三“枪”,高呼:开战,从现在开始!
两队人马火速从敌人眼皮底下隐藏起来。
各自钻入队长预先约好的地点,可以藏身的灌木丛,互相缠绕的藤蔓,箬竹丛等处。
红队在吴耀祖的带领下迅速抢占山坡高地。
在掩过头高的野果树的庇护下,两位女队员动作较慢,但她们也挤了吃奶的劲头。
吴耀祖不敢出声,怕惊动对方,只好打手势示意她们俩行动再快一些,免于蓝队尾随发现被“击毙”!
吴迪殿后,一把“枪”时刻警惕地瞄准前方。
吴耀祖带队走在前头,不时借着地形的优势踮起脚尖观察对方的行动。
同时也确保自已不被对方发现。
他们俩一前一后形成了保护女队员之势,成了护花使者。
再说蓝队仗着兵强马壮,艺高人胆大,没有后顾之忧的优秀,在李远志的带领下,向红队发起了次次猛烈的进攻。
王壮烈人高马大,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是站得望得远,对方的一举一动会尽收眼底,劣势是枪打出头鸟。
自已这么高出掩体,就像哨兵登上了瞭望台,就像大鹏登上高枝,又成为众矢之的。
李远志打手势让他低头弯腰,可笑的是低下头弯腰时,屁股却翘起来!
队长示意让他低些再低些,他的屁股还是暴露出一截。
占领有利地形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