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活寡门 > 第三十一章节:除旧与迎新(把日子过得像新年般温暖)

第三十一章节:除旧与迎新(把日子过得像新年般温暖)

秋后算总账?”

“哈哈哈!对付您这傻老头,我妮婆是绰绰有余,有的是方法。”

瘪三伸了个懒腰,用双手掌搓了搓腰眼,站直身子。

他突然想起了嫂子,想起了嫂子一人在家,要回家陪她过年。

帮忙做年籺,还顺便把黄莲给的棉线拿给她。

转告她用棉丝编织一幅二狗哥哥的画像就行了。

那幅《旭日东升图》上缴去卖了!

瘪三提着老杨送给他的几只年籺走了出来,已到下午时分。

太阳伸出暖洋洋的手臂,搀扶着普天下万千臣服的的人与物。

龙虎村这座上千年古村落,正在以旧换新的节奏,加入新春的行列。

而屹立在村庄中与村同龄的三株老荔枝树,听说还上贡了不少上等佳果给杨贵妃。

绿荫下依稀有一骑红尘妃子笑,就是从这里开始,源源不断地上贡给朝廷。

妃子的笑很甜,甜得流蜜,香气却埋葬了整个盛唐。

听说苏东坡曾为我们这里的荔枝题过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村南边的原始木麻黄树林,百鸟已归巢,它们也回家过年么?

瘪三用手指弹了弹衣襟上的米粉灰,正了正衣领,告别老杨一家人的挽留。

从未有过的轻松,让他如此从容地往家里赶,决意回家陪嫂子过年!

周来与儿子周汉,大手拉小手,为报答影哥的救命之恩,每年都会率先把做好的年籺捎上几个。

礼轻情意重,年籺多少是个心意,但从不中断。

他们父子俩一起来看望黄莲一家。

在路上恰巧撞上吴耀祖,正吃力地提着一篮沉甸甸的年籺赶路。

相比之下,周来下意识地看看自已手上的年籺,实在是很少。

又看看吴耀祖手上提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已感到很惭愧,感叹道:老杨家真大方!

周来俯下身子羡慕地问:“祖儿呀,提那么多,谁叫你来的?”

“我奶奶!”吴耀祖气喘吁吁地回答。

“与你交换好不好?”周来打趣地问他。

“才没呢,那是我家的面份,而你家给的那么少?还好意思说!”

周来被他将了一军,有些无可奈何,哑口无言!

他心知肚明,谁叫自已家穷呢,总共才做十五条米粽,给黄莲家送去八只,剩下几条给儿子周汉吃就好!

“哈哈哈!小兔崽子,敢耻笑你周来叔,看我不打断你的佛腿。”

“嘻嘻!何方妖怪,敢在佛祖头上动土?悟空,给我把他拿下……”

“嗯,嗯!来了。可是……可是,那是我爹呀!”

周汉花名叫悟空,想响应祖哥哥的话,突然想起是“妖怪”正是自已的父亲,有些不可奈何,不从下手!

哈哈哈!三人不约而同会心地笑了起来!

黄莲家里,没有过年的氛围,只有忙碌的身影。

她正忙着给又一批交上来的编织工艺分门别类。

想赶上年关之际,让一批批龙虎村的品牌手工艺通过帆船运往南洋赶市。

让红红火火的手工艺在新年里上市,想必会畅销,又会卖了个好价钱。

这可是闺女第一次出嫁!货靓第一,妇女们第一次让自已的编织品走出国门,销往国外,必须开门红!

货销路好,钱回笼会快!又可为下次购买绵线做准备!

你看,你看,一担担来自龙虎村妇女的手工艺品,在压弯的扁担下荡秋千,它们像刚出生的婴儿,躺在暖洋洋的襁褓里,发出声声吚呀学语:出国啰!出国啰!

当头戴斗笠的妇女们一字摆开往大海方向赶的时候,村民们发现黄连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第二位是阿莫……

妇女们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她们索性随心扭起秧歌舞来,这不约而同的舞姿,那得意的劲儿,左扭扭右扭扭的婀娜多姿,倒也整齐划一,精彩如虹,让黑压压过来凑热闹的村民不禁齐声叫好!

村门口那一桢长满苔藓不起眼的贞节牌坊,早已荒废,如今又在阳光的映像下挺了挺久站的腰肌,抬了抬疲惫的额头!

当吴杨得知阿莫与李有钱苟且的情况后,总感觉这个牌坊是本村的一种耻辱!

显然阿莫已从落寞中走出来,加入了黄连组织的编织队伍,并且是其中的得力干将,这也算是让他略感欣慰的理由!

曾经是祖辈吴氏用女性一生的忠精报国,对早逝丈夫吴某的忠心不二,坚守妇道,独立带大五位儿女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