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兵马冲出了军营,往良乡而去,截住了大宋的粮草。运粮官王渊抡刀便斩,萧干出戟相迎。战了几个回合,王渊抵挡不住,掉头便走,阿息保杀了过来,将王渊打下了战马,五花大绑捆绑了起来。萧干夺得粮草无数,下令收兵回营。
萧干抓得押粮官王渊等宋将共七人,押入了后帐之中。萧干十分清楚宋军贪生怕死的心里,于是设下了一个阴谋。他把王渊等几个虏俘关在了营帐里,却故意不严加看管。
半夜时分,萧干走入了营帐,故意大声地对其他将领道:“我军的援兵己经到了,共有三十万兵马,明天火器营要准备好柴火,听本帅之令,点火起兵,一定要把宋军消灭干净。”道完之后,他与众将各自回去休息了。
王渊听到了如此重要的军情,心中十分害怕,慌忙挣脱了身上的绳子。他脱险之后,又解开了其余几个人的绳索,乘看月黑风高之夜,悄悄地逃回了宋营。
刘延庆正在大帐中与众将商议大事,忽闻王渊等人脱险而回,连忙让他们进帐。王渊将辽营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向刘延庆禀告。刘延庆听完了王渊的禀告后,吓得脸色苍白,两腿发抖。长夜在军营中徘徊,不敢入睡。
次日,天刚刚放亮之时,只见辽营那边果然点燃了柴火,向宋营杀了过来。刘延庆当场被吓呆了,倘若三十万辽军杀了过来,他岂能还有活命?当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刘延庆当即下令烧毁了营帐,向后方逃走。片刻之间,整个宋营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萧干见宋军果然中计,率领精锐部队一路追杀了过来,一直追到了涿水才收兵。宋军南逃,又退回了雄州。
萧干用兵如神,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宋军自相残杀,死伤无数,把历朝以来所积聚下的军资全部挥霍用光,从此之后,宋朝的军事力量更加微弱了。
童贯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责,秘密派郭药师前往金营,请求金国出兵攻打幽州。阿骨打听完了郭药师的陈词,同意与宋国联兵。不久,阿骨打亲自带兵从上京临潢府出发,向燕京进攻。
十一月,西辽难敌阿骨打的军队,普贤女五次上表给金国,只要金国允许北辽立耶律定为帝,其余的什么条件她都可以答应。
金太祖阿骨打对于普贤女的降表,并未加以理会,继续向燕京发兵。金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普贤女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但金军士气如虹,居庸关难挡其锋芒,继而失守。金军乘胜追击,向燕京席卷而来。金军虽不比宋军兵多,但战斗力强,锐不可当。北辽极力抵挡,却连连败退,只好放弃了燕京。
金天辅七年二月(公元一一二三年),金太祖阿骨打大败北辽军队,攻下了燕京。
宋徽宗赵佶在此期间,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但对于收复“燕云十六州”,仍然耿耿于怀。
北辽战败之后,奚王萧干带着完颜宗雅母子及主力部队,逃回了他的地盘,主张在奚王府立国。
耶律大石则挟持着普贤女,带上妻妾儿女,率领残兵败将前往夹山投奔天祚帝。他们冲出了古北口,经过天德军,赶到了四部族与天祚帝会合。
天祚帝暗恨耶律淳自行立帝,废他称之为“湘阴王”,普贤女虽遥立了耶律定为帝,但天祚帝对她的恨意并没有丝毫的减退。他下令将普贤女捆绑杀死,并追废耶律淳为庶人。
天祚帝却对不辞千里带着一支队伍前来投降的耶律大石妄开一面,并对耶律大石加以重用。
不久,宋徽宗又派出马植出使金国,要求索回“燕云十六州”。
金太祖气愤宋国不但不出兵相助,还要乘机敲诈勒索,提出要收回燕京每年的租税为一百万贯。没想到窝囊的宋徽宗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
宋宣和五年二月(公元一一二三年),宋金议定交割燕京的条件。宋国须给金国的岁币为四十万两,另外还要每年给燕京的代税钱一百多万贯。
四月,金国以燕京、涿州、易州等六州归还给宋国,其他的各地下均属金国所有。金兵撤离燕京之时,将所有的金帛、子女、官员、民户全部席卷而出,仅将几座空城留给了宋国。
宋徽宗还不知道金国狼子野心,竟然还在东京大肆庆贺一番,将燕京六州改为了燕山府路。
联金抗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把朝廷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赵佶、王黼、童贯等君臣却认为是“不世之功”,大肆庆贺。童贯上“复燕奏”,把一系列的败仗说成了胜仗,吹嘘“凯师还朝”。王黼等佞臣都加官进爵,百官纷纷上表庆贺,又立“复燕云碑”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