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的。”
当中一名御林军道:“之前的那个仇公公为何不来?”
刘猊道:“仇公公被派出去办事了,今天由咱家来替他送饭。”他边说边往两位御林军手中塞下了银两。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两位御林军将刘猊全身搜遍了之后,并未发现有什么异物,当即摆了摆手,让他走了入去。萧仲恭、赵伦那里还能吃得下,坐在那儿长吁短叹了起来。
刘猊将包子捧到了赵伦的面前,用眼色暗示道:“大人多少也要吃点。”
赵伦会意,取出当中一只包子,分成了两半,见里面有一个蜡丸,连忙取出了出来。他捏碎了蜡丸,从中取出了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娟秀地写着:
“假说耶律余睹拥兵自重,早想叛金,然后设计骗取宋王信任,让宋王下书耶律余睹,方可脱此牢笼。”
赵伦当即大喜,将书信烧成了灰尘后,刘猊才退了出去。
于是,赵伦欺骗馆伴邢倞道:“金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先与臣国约和,取得金帛后仍然灭了臣国。金国有一个名叫耶律余睹的人,原是契丹皇帝的外孙,后被迫降金。现在率领着很多契丹族士兵,一直对金朝不满,想报国仇家恨。如果能争取到耶律余睹降宋,作为内应,打败金国定会易如反掌。”
此时,赵桓正跃跃欲试地想撕毁与金国签订的“城下之盟”,得知是一消息后十分兴奋,认为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身任宰辅的徐处仁和吴敏都是书呆子,旷于国事,不懂外交,也不核实信息的真伪,在禀明赵桓后,即以朝廷的名义给耶律余睹写了一封策反信,用蜡丸封好,委托萧仲恭转交耶律余睹。
在国书中,徐处仁竟直截了当地写道:
“以中原之势,竭力拥卫,有何不成?谋事贵断,时不可失,唯太师图之。”
徐处仁认为,即使书信落入了金人的手中,也只会离间金人与契丹降臣之间的关系,而不会危及到宋朝,却不知是中了赵伦的奸计。
萧仲恭、赵伦终于得脱离险境,立即来到了耶律余睹的大帐中,与耶律余睹一同回到了金国,将这封策反国书转呈到金太宗吴乞买的手中。
几乎同时,麟州知府折可求上奏朝廷,说天祚帝之子梁王萧太师统兵十万,想不计前嫌与宋朝结盟,以报亡国之仇。
刘蕊得到了这个重大的机密后,立即告知了刘豫。刘豫连忙密报给完颜宗翰,完颜宗翰派出了探子,将赵桓写给萧太师的密信当场截住了。
宋徽宗在辽国即将灭国时就曾自作聪明地与天祚帝联络过,想借已经苟延残喘的辽国与金国抗衡,结果引来了金人的入侵,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
事情刚刚过去还不到一年,赵桓竟然步赵佶的后尘,在吴敏的建议之下,又与梁王暗中来往。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与赵佶如出一辙,依然是秘使被金人截获。他当然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他的宠妃刘蕊泄的密。
两封书信都落在了吴乞买的手中,吴乞买当即勃然大怒,宋朝根本不将盟约当回事,不仅不交割三镇,还派兵解太原之围,更与辽国余孽暗中勾结,试图颠覆金国。吴乞买并没有因此事而猜忌耶律余睹,而是在愤怒之余,于靖康元年八月断然下令再兵分两路,讨伐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