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西路金军攻占太原时,东路金军九月八日从保州出发,快速南下,第二天破宋军于雄州。越过中山府,九月十五日攻下新乐,九月二十六日大败宋将种师闵于井陉,取天威军,攻占了河北重镇真定府。
在攻了太原和真定之后,金军面临着军事战略上的一个重大抉择:究竟是先占领两河地区,还是直接进攻宋朝的京城开封。
十月下旬,完颜宗翰由太原向东,完颜宗望由真定向西,两路大军的统帅齐聚平定军,商讨并协调下一步的进攻目标。
在军事会议上,右监军兀室认为:太原和真定乃两河的领袖,应乘此二镇收复之势,先取两河,站稳脚跟之后再取开封。上次二太子完颜宗望未取下开封,就是因为有后顾之忧。如果我们弃两河先取开封,万一失利,恐怕连两河也得不到。
兀室显然是稳战派,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主张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的打法。完颜宗望听后并没有表态,但是完颜宗翰却坐不住了。
完颜宗翰拂然而起,一把将头上的貂皮帽子摔到地上,高声道:“开封是宋朝的根本,不夺取开封,两河地区即便得到也守不住。而如果攻下开封,两河不攻而自得。上一次开封之所以没有攻下,只因为本相不在那里。现在太原己得,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我军南下了,开封城一定会被攻下的。”
见到现场金将兴奋的样子,完颜宗翰突然伸出右手做了一个取物的动作,一板一眼地道:“现在我军取开封,就如探囊取物一样。”众将见状,全都会心地笑了。
完颜宗翰的主张显然是擒贼擒王、蛇打七寸的打法,这样的打法更加聪明,也更具进攻意识,进一步确定了这次南征的方案。
随着太原、真定相继失守,朝野震惊。此时,赵桓又想起了己经被免职的王云,急忙将他召至京城,再次派他往东路金军完颜宗望营中商议。
上次完颜宗望曾答应以三镇税赋代替三镇土地,但要求是半月内将税赋交到燕山府。因吴敏等人的阻挠,此事最终搁浅。此次王云旧事重提,完颜宗望却坚决拒绝了,并明确指出:如果二十日内不交割土地,则兵发开封。
与此同时,金国还派太师王汭等人作为金国使者,带着宋廷串通耶律余睹和萧太师的证据来向朝廷下最后通牒。指名点姓地要求由康王赵构赴金谈判,谈判条件除割地赔款外,还要求索衮冕、车辂及金国皇帝尊号等。
事已至此,赵桓也无办法可想,连忙召集百官上殿议事。赵桓问道:“朕屈意议和,无所不至,虽衮冕、车辂、名号之类皆所不惜,只想保住祖宗的土地,可金人却执意要割索三镇,朕今天想听听众卿的看法,如割让土地,其利害如何?如不割让土地,其利害又将如何?朕当众而行,不敢自断。”
大殿之上,众大臣仍是两派。何栗、吕好问等主战派坚持认为,三镇是国之根本,就像人的四肢,割去四肢的人还能称其为人吗?而三镇之民皆皇上赤子,割地则弃民,有为民父母而弃子孙的吗?另外,当今的天下,并不是皇上的天下,而是太祖太宗的天下,皇上没有权力割让祖宗的土地,况且金人言而无信,不割地他来,割地他也来,割地无益。
而耿南仲等则力主立刻割地求和,认为既已盟约同意割让,就不能失信于夷狄,以免酿成更大的祸端。范宗尹甚至跪到地上大哭,请赵桓速割三镇。
双方争执不休,朝上闹得不亦乐乎。赵桓全无主见,不知如何是好。
孙觌一日两本上奏,将主和的理由和主战者的攻击都表述得一清二楚,只待赵桓决策。然而,赵桓最不擅长的就是决策,他总是左右摇摆,患得患失,不知应择选择那一个。
刘蕊得知这个消息后,又在婉容宫中放出了几只信鸽,将这儿的军机秘密全盘托出。五只白鸽迅速高飞,在月夜中向宫墙外飞了出去。
只听见:
“嗖——嗖——嗖——嗖——嗖——”
几声,潜伏在假山背后的五名弓箭手向高空中连发了五箭,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五只信鸽同时中箭,跌落在御花园中,无一幸免。
晏古崖忽然从竹林中走了出来,弓箭手们幸不辱命,一齐将信鸽交给了他。
一位十五、六岁的宫装少女走了出来,头戴凤冠,身穿紫色的长裙,迎风飞舞,曳地而过,脸笑红梅,绰约如仙,正是长大了的柔福公主赵桂金。
柔福公主道:“晏护卫可有收获?”
晏古崖拆开了白鸽上的所有竹筒,抽出了里面的纸条,五张纸条都写着同一句说话:
“钦宗无能,开封将破,速与粘